闺华记_作者:千年书一桐(232)

2018-02-11 千年书一桐

  忙了五六天,谢涵才把所有的书籍整理出来,并特地把

  西边屋子腾了出来,沿着墙根摆了三面墙的书架,把这些书放了上去。

  至于那些字画,因为牵扯到的东西比较多,除了字画里的秘密,还有几幅珍品,谢涵只让司琴和司棋在六月六那天拿出来晒了晒又收进了箱子里。

  当然,这是后话。

  如今且说谢涵把书和书房都备好了,刚要打发文安文福去接小英,谢沛已经把姑母一家都接来了,谢涵这才知道当地有个习俗,麦收夏种之后会打发家里的晚辈把出嫁的顾奶奶接回来住些日子,也算是回娘家养养身子,休息两天。

  当然,娘家条件好的是真的回娘家养养身子,条件不好的姑奶奶回来之后还得帮衬娘家做几天苦力,这是谢涵听新月说的。

  而短短的半个月没见,谢涵看到站在自己面前这个黑黢黢并且瘦了一圈的妇人,总算深刻地了解了麦收和夏种对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是实打实地脱一层皮啊。

  “姑母,你家下次有农活的时候打发人告诉我一声,我让家里的几个小厮过去帮帮你们,地里的活可能不会干,可力气活还是可以帮一点忙的。”谢涵说道。

  李福和文安几个出来得早,的确不会做农活,不过像搬麦子运麦子这样的体力活还是可以帮忙的,谢家这边的麦子基本就是他们几个运回来的。

  “得,你那几个人要去了可真是去添乱了,活做不了多少人家还得管这些人的饭,太不合算了。”谢耕山笑着道。

  “姑母领情了,我们涵姐儿是心疼我呢。”谢耕梅摸了摸谢涵的脑袋。

  “是,不如姑母去我那边住几天,我正要打发人去接表姐跟我们一起读书认字呢,姑母也去看看。”

  谢涵是找个理由想给谢耕梅补补身子,谢家这边虽然每顿饭都有点荤菜,可跟谢涵那边还是没法比。为此,谢涵特地嘱咐灶房的人开饭之前先给谢家这边送两样荤菜。

  推辞了一两次之后,张氏也不再矫情了,她也是猜到谢涵大概不好意思自己吃独食,而她又不肯搬去和谢涵同住,所以谢涵才会每顿饭送他们两个菜,这是孩子的孝心,她得成全。(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一章、决定

  故而,谢涵的话刚一说完,张氏便听出了谢涵的心意,不禁为这孩子的善良再次打动了。

  “成,难得我们涵姐儿有这孝心,就让你姑母跟着你去住几天,陪陪你。”

  谁知谢耕梅一听这话又是摇头又是摆手的,“住就真的不必了,只要我们涵姐儿不嫌姑母啰嗦,姑母每天过去陪你说会话就行。”

  她倒是没去多想谢涵的用意,但她清楚自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妇,去了之后只会给谢涵添麻烦,不说别的,谢涵用的那些东西哪样不是好的贵的,她要祸害了,谢涵以后还怎么用?

  “既这样,就让小英留下来多住些日子,她不是还想学什么绣花吗?跟着这几个丫头还有个伴。”张氏发话了。

  知女莫若母,当初她之所以不同意搬去跟谢涵住,心里想的跟女儿现在想的几乎一样,所以她没有再劝。

  倒是小英一听这话,忙拉着谢涵和小月几个进屋,打开了炕上的包袱,她的包袱里有她这几天绣的丝帕和荷包,她想让大家鉴定一下她的手艺有进步了没有。

  而外面的谢沛谢沁见谢泽、谢鸿、谢潇领着单富单贵跑出去玩了,他们两个也拉着谢耕梅和单勇坐下来说起这餐馆的事情来。

  这天晚上,谢涵留在了张氏这边吃晚饭,饭后,陪着大家说笑了一会,和小月几个商定了第二天上课的时间,这才带着司书回了自己家。

  次日一早,谢涵正梳洗时,司书进来了,说是谢绅来了,正和高升在外面说话呢,让人传话要见谢涵。

  谢涵听了心下有点狐疑,前几天她亲自去了一趟谢绅家,邀请谢绅的女儿谢涴一块过来进学,因为谢涵知道谢涴在扬州的时候也跟着她父亲学着认了几个字,而且也在学女红针黹,大家年龄相当,谢涵便想着邀她一起过来,能学到多少东西不敢说,最主要是大家在一起有个玩伴。

  可她没告诉谢绅今天开学啊,她正打算等梳洗完了让司书跑一趟呢。

  再说了,就算是谢涴要来,也没必要让谢绅亲自送着来吧,想到这,谢涵猜到了应该是谢绅有别的什么事情要跟她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