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不会看病?会不会搞错了,不是同一个人?那天来的那个小伙子明明说他祖父就是一个郎中的。”张氏一听着急了。
她是生怕谢涵被人糊弄了,这生病吃药可不是一件小事。
“娘,人家那小后生说了,他祖父年纪大了所以才不坐堂不出诊的。”谢耕田解释了一句。
“什么小后生?你们是说那个杜廉来咱们家了?”孙氏狐疑地问道。
她可是听说这杜廉傲气的狠,镇里的女孩子一个也相不上,这样的人怎么会跑到乡下来?
“可不是来了,替小妹把了一下脉,然后说他学艺不精,又把他祖父请来了,真是个书呆子。”新月一想到那天杜廉傻乎乎地向谢涵道谢的样子就觉得好笑。
“二妹,不管怎么说,小妹的病还是多亏了人家。”小月对新月摇了摇头。
彼时的她并不清楚自己母亲竟然真的打起了杜廉的主意,她是没有这份勇气的,所以也不敢往那想,但是她对他有一种本能的维护。
“这倒是,可他的确也是呆啊。”新月想起杜廉当时的神情仍是会发笑。
孙氏见了自然好奇,拉着新月问起那天的事情来,新月是连比划带说地学了一遍。
“什么呀?那不是呆,是高兴傻了,我听说他好像明年要去参加乡试的,小妹送他的东西肯定是大有用处的。”孙氏虽然没有念过书,可也知道谢纾的读书笔记肯定是很珍贵的东西。
“哦,你连他要去参加乡试都清楚,那你知道那他成亲了没有?”郑氏脱口问道。
话刚说出来,她又后悔了。
这么多人在呢,谁还能听不出她是什么意思来?
在座的谁不清楚小月今年十五了,该找婆家了。
果然,郑氏的话刚落下,大家都抬起了头看了小月一眼,小月的脸又被羞红了。
有心为自己辩解几句吧,母亲又没有把话挑明,她要多嘴了反而不好,更何况,她还是一个大姑娘呢,那些话她也说不出口;可不辩解吧,大家都以为是她想攀高枝呢。
怎么做都不合适的小月只得低下头装没听懂母亲的话,偏偏孙氏却不肯放过她,笑眯眯地瞅了小月一眼,勾了勾嘴角,大声说道:“这个我倒是不清楚,我只听说了他要找读书人家的女孩。”
谢涵这时也明白过味来了,原来郑氏这些日子拉着她不停地打听杜廉是为了小月啊。
说起这小月,谢涵还真是喜欢,模样不错是一方面,性情也好,更难得的是特有大姐样,对底下的弟弟妹妹都一视同仁,新月和弯月也特别黏她。
还有,这些日子她也没少过来陪谢涵,每次见谢涵哭都会把谢涵抱着怀里又拍又哄的,知道谢涵怕冷,特地给谢涵做了两双厚厚的棉鞋和棉袜子。
因此,这门亲事谢涵必须得管。
第一百八十九章、推一把
管是要管,可问题是谢涵才七岁啊,怎么管?
正发愁时,偏偏孙氏开口嘲讽起郑氏来,这下谢涵不乐意了。
“祖母,咱家也算是读书人家吧?我爹都中了探花,家里的哥哥们也都进学了,几个姐姐们也跟着认字学规矩了,大姐二姐把《三字经》和《百家姓》都念全了,开始念《千字文》了,三姐和小英姐差一些,可也学会了《三字经》。”谢涵故意大声说道。
“还是我们涵姐儿会说话,咱们可不也是读书人家,要是可以考女状元,说不定我们涵姐儿都能去考个女状元回来。”张氏欣慰地把谢涵搂进了怀里。
她当然清楚郑氏最近在操心什么,自然也就明白郑氏问那句话的用意,说实在的,她也希望自己的孙女能嫁一个好人家,尽管,她自己也觉得自己孙女的确配不上人家。
可自己觉得是一回事,从别人嘴里说出来又是另一回事,尤其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
因此,谢涵的话及时撑起了郑氏的脸,撑郑氏的脸,也就相当于撑谢家的脸。
“娘,涵姐儿,这话咱们关起门来说说也就算了,出去可不能说的,会让人笑话咱们的。”谢耕田可没有这祖孙两个这么有底气。
“大伯,谁敢笑话咱们?你看我这满屋子的书?那边还有不少字画呢,就连杜郎中和杜公子都说了,一般的读书人家的藏书还没有我这多。再说了,我爹是正经的科举出身,我爹是谁,我爹不是谢家的儿子,不是你们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