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华记_作者:千年书一桐(352)

2018-02-11 千年书一桐

  因此,郑氏是万万不想分家的,不分家跟着张氏他们一起过,谢涵还时不时给他们送点好东西,真分家了,谢涵还能搭理她?

  张氏一跪,随后进来的谢泽、谢鸿、谢潇都跪了下去,

  谢沁见了,略一犹豫,把谢泽、谢鸿、谢潇都扶起了起来,“我们出去吧,让长辈们好好说话。”

  谁知谢沁的话音刚落,小月也进来了,也跪在了张氏面前,抱着张氏呜呜哭了起来。

  “祖母,我代母亲向您认个错,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要不是因为我成亲,我母亲也不会一而再地想着从家里要银子,我知道,祖母已经够疼我了,是我娘贪心了,可我娘贪心也是为了我……”

  小月一哭,张氏也搂着小月哭了起来,“孩子,这事不怨你,跟你没关系,祖母知道,你是个好孩子,祖母不是不想着你,可家里就这个样子,你下面还有这些个弟弟妹妹,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也不能只顾着你这一头啊……”

  谢春生见这两人只顾着哭,郑氏又低着头跪在地上,谁也不说重点,有点着急了,看向了吴氏,“到底是什么事?”

  “嗐,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吴氏说道。

  谁知她刚一开口,只见谢耕山上前向郑氏踹了一脚,不过没用力,“给咱娘气成要分家还不是什么大事?说,你到底做什么了?”

  “我,我只是想,想……”郑氏说不出口了。

  “孩子们都下去吧。”谢耕田道。

  谢沁听了忙把谢泽三个带了出去,谢涵见此,干脆也跟着新月弯月一起出去了,从她们两个嘴里,她还能知道得更快些。

  第二百六十一章、起因

  原来,这次中元节不仅谢沛赶了回来,谢绅一家子也赶了回来祭祖。

  可巧谢绅和谢沛都带回来了餐馆这半年的盈利,谢绅这边是大头,每股能分到二百两银子,谢沛那边是小头,一股也能分到五十两银子,也就是说,如此一来张氏能有五百两银子的进账,再加上谢耕梅还她的一百两本金,她拿到了六百两银子。

  由于这些账目是当众念出来,银子也是当众交割的,这不,郑氏看着这一堆白花花的银子又开始动心了。

  要知道这只是半年的盈利,也就是说年底时还能拿到这么多,换句话说,只要这餐馆开下去,谢家一年就有一千多两银子进账,不管将来谁成亲这银子都富富有余,即便一年一个,谢家也出得起这笔聘礼或者嫁妆。

  更何况,除了谢沁和新月,其他的几个孩子还都小,还得好几年呢。

  可小月不一样,小月错过了这次机会,再想回到娘家来要银子就难了,谢耕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因此,郑氏觉得自己这个当娘的得为小月再争取一点好处,别看小月的嫁妆值一千多两银子,可那大部分是杜家和谢涵的银子凑的,实际上张氏并没有拿出多少来。

  凭什么呀?

  凭什么谢沁和新月他们以后成亲就要花上千两甚至更多,她的女儿缺什么了?

  郑氏丝毫不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对,在她看来,小月为这个家付出的最多,小月嫁的丈夫又最有出息,将来这一家子恐怕都要跟着杜廉借光,因此,现在多给小月一点嫁妆能怎么了?家里又不是没有这条件!

  于是,昨儿晚上郑氏便跟谢耕山商量了一下,她想让谢耕山去找张氏开口。

  可谢耕山没答应,他知道家里的事情一向是母亲做主,而母亲又是一个周全人,大事上绝不糊涂,要不然这个家绝对没有今天的风光,所以他们这些做儿女的对张氏也相当信服,只要是张氏做的决定基本都听从。

  郑氏没法,只好自己想辙。

  原本,她也不会在今天这个日子开口,可巧今儿早上谢春生带着家里的男丁出去时,张氏把老头喊住了,让他问问村子里有没有人家卖地,她想再买一百亩地。

  郑氏听了一默算,这一百亩地至少要八百两银子,也就是说张氏打算把手头的大宗银子都拿来买地。

  这还行,这银子都买了地她还怎么开口要?

  因为张氏早就发话了,这三个孙女成亲每个孙女都给一百亩地的陪嫁,所以这地不可能再给小月了。

  于是,郑氏等不及了。

  待谢春生带着家里的男丁出门后,她进了张氏的屋子,彼时张氏正拉着小月对着七八匹料子挑挑拣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