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华记_作者:千年书一桐(376)

2018-02-11 千年书一桐

  “这位是尹嬷嬷,尹嬷嬷,这是我表姨母,我母亲那边的亲戚。”

  其实,谢涵不说,尹嬷嬷也猜得出梁茵是顾家这边的亲戚,因为谢家这边的亲戚她都打听明白了,只有一个孙氏是乡绅之女,其他的都是泥腿子。

  当然,小月新婚的丈夫不算。

  由于尹嬷嬷对顾家那边的人没有什么好感,因此见到梁茵只是淡淡地点个头。

  梁茵见此有些局促不安,以为自己来的不是时候,便想向谢涵告辞。

  谢涵自然看出了梁茵的尴尬,上前抻了抻尹嬷嬷的手,笑道:“尹嬷嬷,说起来我和这位表姨母还真是有缘,几个月前我陪祖母她们在银楼买东西时便碰上了她……”

  她特地把第一次和梁茵偶遇时的情形告诉了尹嬷嬷,随后又把那天在茶楼碰上李榆的经过说了一遍,尹嬷嬷一听便明白谢涵这是告诉她,她很看重梁茵。

  尽管不太明白其中的原委,但尹嬷嬷脸上的神色舒缓了些,正式向梁茵问了个好,随后告辞离开了。

  谢涵送尹嬷嬷回来时,梁茵正坐在炕上一边翻着尹嬷嬷做的账目表一边和新月弯月闲聊。

  得知这些日子尹嬷嬷几乎每天都来看她们,不是教她们礼仪规矩便是教她们持家之道,梁茵再次震惊了。

  一个王府的嬷嬷,而且是已故王妃身边的管事嬷嬷,每天来教一个非亲非故的八岁小孩持家之道和规矩礼仪,这正常吗?

  梁茵很快想起来王妃的那个嫡长子,可是很快她又摇头了,如果谢涵的父母双全,或许还可有一点点希望能嫁进王府,可谢纾和顾珏一死,谢涵没有了身世倚仗,又背负着一个克父克母的名声,这样的人别说是王府,讲究一点的官宦人家也是不肯要的。

  否决了这个理由之后,那就剩下一个理由了,谢纾留下的家产。

  可就算是谢纾留下了点家产,以王府之尊,应该不至于放在眼里吧?

  还是说,这里面有别的什么她不清楚的缘故?

  正暗自琢磨时,谢涵进屋了,梁茵忙下炕携了谢涵的手上炕,“前些日子在你这吃了一顿暖锅,回去之后你姨父说,北地冬天冷,不宜吃多了海味,还是应该多吃点羊肉鹿肉什么的,今儿也是巧了,有人给你姨父送了一只鹿来,我便拿了一只腿给你送来。”

  “多谢姨母惦着。”谢涵这些日子读了一些医书,也知道些食物的功效,领了这份人情。

  不过因着梁茵的提醒,谢涵倒是想起了另一件事,尹嬷嬷这些日子也没少给她送鹿肉羊肉来,而且还特地点明是她主子猎杀的,难道也是她主子让她送来的?

  如果不是的话,尹嬷嬷这么说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是的话,朱泓的目的又是什么?

  第二百七十九章、歪打正着

  谢涵是用排除法来确定尹嬷嬷和朱泓的目的,因为她觉得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好应该分为三种,一是看中了这个女子,想求娶;二是这个女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值得对方算计;三是这个男子欠了女子的人情。

  谢涵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她从来就没认为过自己的身份能高攀得上王府的嫡长子,这一点她和梁茵倒是想到一块去了,所以她第一个便排除了姻缘。

  而利益的算计说白了就是对方惦记谢涵父亲留给她的那些东西,可通过这段时间和尹嬷嬷的接触,谢涵觉得尹嬷嬷对她的好和顾家是迥然不同的,同样是担心谢涵撑不起这个家,顾家是派了一拨又一拨的人来把持她的后院从而达到操纵她的目的,而尹嬷嬷却是放下身段不遗余力地教她持家之道,目的就是想让谢涵自己立起来。

  因此,谢涵又排除了利益的算计。

  如此一来,剩下的无非就是人情了,而谢涵又的确出手帮过朱泓两次,两份人情还都不小,因此,朱泓才会托尹嬷嬷给她送年礼给她捎话,说从此就她就是他的妹妹。

  想必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尹嬷嬷才会主动和谢涵走近些,为的是不定哪一天谢涵还能再帮到他们。

  想明白了这个缘故,谢涵微微一笑,抬起头来,发现

  梁茵正在打量她,便冲梁茵嫣然一笑。

  梁茵被谢涵的笑容晃花了眼,看着谢涵思索起来。

  小姑娘虽然才八岁,五官还没有完全长开,可一看就是美人坯子,双瞳剪水,人面桃花,我见犹怜,连她一个做长辈的见了都忍不住想抱在怀里亲近亲近,若是外人见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