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房子是母亲的陪嫁,也是当年父亲和母亲成亲的地方,他们在此生活了三年多,随后母亲便跟着父亲去了扬州,这房子便闲置下来了,只留了一户看家的。
如今快十年过去了,因为长时间没有人住,也就没有人维修。
期间母亲过世时虽然是在这咽的气入的殓,可那会谁能顾得上修房子?
因此,不管是家具陈设还是屋子的墙面都有些旧了。
这次谢涵来的匆忙,的确也来不及找人修缮,再说冬天也不适合修缮房子,因此高升的意思是等天气和暖了再修也一样。
“还不错啦,也没觉得有多旧。说起来我原本也有一栋跟这差不多大的房子在这附近,你外祖母给了我和你母亲一人一栋房子作为陪嫁,谁知道几年后我什么也没剩下,连当年的陪嫁也被充公了。唉,这人啊,真是同人不同命。”顾玡感慨了一句。
“二姨,你应该这么想,至少你还活着,两个表姐也好好的在你身边,可我娘呢?如果我娘可以活过来,我倒宁愿把这些身外之物都舍了。”谢涵耐着性子劝道。
其实,上次和王氏他们来做客时谢涵就发现了顾玡的异常,她有点搞不懂,自己的母亲连命都没有了,顾玡还想争什么?
如果真的可以选择,只要父母能活过来,谢涵愿意毫不犹豫地舍弃眼前的这一切。
有父母在,日子总能慢慢好起来的。
“这倒也是,好歹我们娘三个都在一起。可是话说回来,涵姐儿,你是没有经历过襄中羞涩的窘况,没有体会到世态炎凉人走茶凉的苦,所以才会轻易地说出舍弃这番话来。”
接着,顾玡把他们几个回到晋州乡下的情形学了一遍。
第三百二十一章、索要
说是乡下,其实何昶的父母不是在村子里种地,而是在镇里开了一家小饭馆,日子不富裕,可也不至于缺吃少穿,比当年的谢家是强多了。
再则,何昶那些年也没少给父母捎银子过去,何昶的父母用那些银子在镇里又买了两个铺子,不过得知何昶的死讯后,何家人把家分了。
因此,顾玡带着何青何悠回到镇里安葬何昶的一应费用都是自己出的,就连住的地方也是她自己出银子修缮的。
所以把何昶安葬后,顾玡便托顾珉把何家的情形修书一封告诉了顾霖,顾霖这才命顾珉把她们母女三个带回来。
可问题是,这些跟谢涵何干?
谢涵并明白顾玡为什么要跟一个九岁的孩子说这些,仅仅只是为了诉苦?
“二姨,我听外祖母说青表姐快有好事了,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谢涵含含糊糊地安慰了一句。
她不清楚这一世何青还会不会再嫁给那个商贾,就算会,她也不能提前说出来。
顾玡听了这话看了两个女儿一眼,何青便带着何悠出去了。
见何青何悠出去了,顾玡又拉着谢涵的手道:“可不是就为了青丫头我才厚着脸皮来找你,涵姐儿,我记得在扬州的时候你收了不少衣料首饰,我没有别的要求,就是你表姐这些日子总得去相看,你外祖母倒是也发话了,让我们跟着顾家的定例走,可你也知道,顾家的定例到我们手里的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因此,我想让你送几匹好衣料给你表姐去撑撑门面,当然了,最好是再搭配几套像样的首饰。”
谢涵听了这话把手抽了出来,“二姨,我在扬州的时候是收了点衣料首饰,可我那会也送了不少给两位表姐,后来回乡下又送了些给我堂姐们,现在剩的也不多了,再说了,那些东西我也没带到京城来。这样吧,我回头问问司琴,看看还有没有富余的衣料首饰。”
说完,谢涵叹了口气,最初她的反应是气愤,觉得顾玡怎么能如此厚颜向她张口要东西?
可气愤之后,谢涵又觉得悲哀,想着顾玡也不过是一个可怜的女人可怜的母亲,从小养尊处优惯了,一点生存的能力没有,何昶一出事,这天便塌了,她只能带着两个孩子也去寄人篱下。
这不,为了女儿能嫁得体面些,不惜放下身段来求谢涵。
谁知谢涵刚要张口喊司琪去把司琴找来,顾玡又拉着谢涵的手道:“没有衣料首饰,你送我们点银两也行,我们自己去置办点东西。你不知道,这两年在你外祖母家,我们除了定例别的一概没有,说句不怕你笑话的话,我们连打赏丫鬟的钱都得核计半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