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得好好商量一下,我听说府城的房子现在还不算贵,既然你们打算去府城安家,那房子还是趁早买了吧,也不是一年两年,等小五念完书怎么着也得十年八年,你们也不能一直住在涵姐儿的房子里。再说涵姐儿这一大家子都搬去也住不下。”
“啊?娘的意思是要把我们分出去?”郑氏傻眼了。
她虽然想过分家后谢涵有可能不管谢泽几个的束脩,可没想过要自己买房搬出去住。
她手里也就刚分家拿到的这四百两银子,以前的那些银两大部分贴给小月当嫁妆了,因为她一直以为谢泽还小,成亲还早,谢家每年又有那些进账,还愁不到那么远。
“什么叫把你们分出去?我不是早说了,分家后,各家日子各家过,谁也别攀扯谁,我问过杜女婿了,他也才刚在府城买了一栋房,花了不到三百两银子,你们手里的银两足够买房了,府城的饭馆一个月少说也有二三十两银子的分红,这些还不够你们过日子?”
“可他们三个念书一年得交七八十两学费呢。”郑氏忿忿说道。
一年的进账拢共就四五百两银子,每年的开销要二三百两,他们手里一点底子没有,这以后她怎么攒钱给三个儿子娶媳妇?
这会的郑氏肠子都悔青了,早知如此,她就不该答应分家!
她就说嘛,好端端的婆母怎么会想起来分家,原来根本不是为他们打算,是为涵姐儿打算呢。
说来说去老婆子就是偏心,早年穷成那样就偏向老三,恨不得一家子扎紧脖子不吃不喝也要供他念书,这会日子好过了还是偏向他,谢涵明明已经富得流油了,可老婆子还是生怕她吃亏。
第三百四十四章、军队
谢涵本来想开口说以后几位哥哥的束脩她还掏,可一看郑氏一脸不知感恩且愤愤然的样子,她又闭嘴了。
她才不去做这个冤大头呢,以后还是看看哪位哥哥值得她拉一把再说吧。
本来正跟谢耕田说话的谢耕山察觉到这边的动静扭过头来,瞪了郑氏一眼。
“娘说得对,也不是一年两年,是该自己寻摸一栋房子,除了饭馆的分红,一年还有这些田产的租子呢,足够我们过日子了,想当年爹和娘靠着那五亩地不也养大了我们这一大家人?”
“二婶放心,我这边的饭馆虽说比不上府城,如今慢慢也有了口碑,一年一家百八十两银子的分红是没有问题的,足够三位弟弟念书的花销。”谢沛说道。
郑氏听了这话低头撇了撇嘴,心下很不以为然,这点银子够做什么?
她现在愁的不是儿子们念书的银子,而是愁儿子们将来成亲的银子。
不过说到这,她觉得更愁的应该是大房,因为她的儿子还小,最大的谢泽才刚十四岁,且得几年呢。
可大房不一样,谢沁眼看着没两月就到日子了,明年又该轮到新月了,弯月也不小了,最多也就是三四年的光景,可大房手里也不过是刚分到手四百两银子,不说别的,就连谢沁的亲事都未必能体面地办下来,更别说明年想给新月凑一副体面的嫁妆。
想到这,郑氏觉得心宽了好多,笑着看向了吴氏,“对了,大嫂,我听说小二还打算在府城念一年书,你们去不去府城买房陪他?”
谢沁今年府试没过,原本依他自己的意思是想不念了,想跟着高升谢绅他们学做生意,可谢耕田和谢沛都想让他再念两年试试,毕竟家里现在也不缺他这点花销,再则,谢沁也还小,才十八。
“我?我们没想过,我,我……”吴氏没期然郑氏会问她这些,她也有些傻眼了。
老太太才刚说了让老二家的三个儿子搬出去,她的儿子该怎么办?
的确,说起来她比郑氏还不愿意分家呢,先不说她手里的银两能不能体面地置办一副聘礼和一套嫁妆,就这些事情她都操办不来,因为这些年她习惯听了婆母的话,哪里自己当过家?
“他就不用买什么房了,过两个月就该回来成亲了,成亲之后再说吧。”谢耕田见妻子吭哧吭哧半天也没有说出所以然来,叹了口气。
“娘,你和爹打算什么时候搬去府城?”谢耕山见张氏的脸黑了下来,瞪了郑氏一眼,忙换了一个话题。
“再说吧,我们还没定下来。”张氏恹恹地回道。
她如今都过六十了,这个年岁在乡下算是高寿了,如果不到万不得已,她是不想离开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