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进了瓮城,又上了城墙,看着垛口上倒插着的一根根削尖了的木箭头,顾霖的眼睛一亮,亲自伸手上去试了试,随后笑着问起这木箭头的来历。
谢涵只好又把那个偷牛贼的故事复述了一遍。
“涵姐儿,外祖父问你,假如这个村子真有鞑靼士兵来了,就算他们不能架人梯爬上来,可还是可以命人用木头或者是炸药把你们的大门炸开,到时你们如何应对?”
谢涵蹙了蹙眉,看着远处寻思起来,她在仔细搜寻自己的记忆,看看哪本书里有类似的情节。
“有了,我们可以在他们撞门的时候用滚烫的热水泼下去。”
“只怕等你探出头还没来得及把热水泼下去对方的箭便射过来了。”顾琰在后面嗤笑道。
“那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谢涵颇为沮丧地摇了摇头。
“行,这就不错了,好歹还是想出了一个用热水泼的办法,来,外祖父再教你一招,不行的话就用铁水,铁水更烫,一瓢铁水下去那些人不死也得脱层皮。”顾霖说完哈哈一笑。
“铁水?铁真的能烧成水?”谢涵睁大了眼睛。
她只是从书上见过炼铁或打铁时铁水会溅出来伤及人命,可真实的情景却没有看过。
“当然可以了,不信你去找一家铁匠铺子瞧瞧。”顾霖笑道。
“爹,涵姐儿的心够野了,你还让她去看什么铁匠铺子?”顾琰在一旁提醒道。
顾霖摆了摆手,“这丫头生来就是个男孩性子,可惜投错胎了,否则的话肯定会有一番作为的。”
“多谢外祖父提点。”谢涵这一刻对顾霖又生出了一丝好感。
至少他认同了谢涵的想法,也给了谢涵想要的相对自由,不管是因为那一点点可怜的血脉亲情还是因为他想放长线钓大鱼,至少也说明了一点,他的眼光比顾琰看得远。
第三百四十七章、不舍
顾琰见父亲的话明显偏向了谢涵,虽然不再说什么,可板着脸谢涵一看就知道他不开心。
不过说实话,他绝大部分时候都是板着脸的,这点倒是和顾霖极为相似,因此,周围的人倒也不以为意,唯有顾珉不动声色地勾了勾嘴角。
从城墙上下来,谢涵领着顾霖一行去另外的几个城门看了看,那几个城门都没有瓮城,大门也比正门要简陋些,顾霖看了之后又提了几点看法,不过这话就不是对谢涵说的,而是对一旁的族长说的,说几个侧门需要加固,门桩应该换个用法等等,谢涵在一旁默默地记住了。
从村后门穿过谢家的弄堂回到家,彼时听到消息的谢春生领着谢耕田也赶了过来,正站在门口张望着。
彼此厮见过,谢涵把人领到了上房,亲自端上了茶水。
顾霖先是环视了一圈堂屋的摆设,随后目光落在了墙上的字画上。
谢涵见此笑了笑,“在扬州的时候我记得三舅似乎对字画很有兴趣,可惜那会我没有心情整理父亲的东西,这两年闲着翻出了不少字画来,三舅若有喜欢的尽管开口,喏,这边书房里也有不少。”
说完,谢涵大大方方地指了指西边的书房。
“是吗?这我倒要好好看看。”顾珉说完真的抬脚进了书房。
顾琰见此也跟着走进去,只有顾霖留在堂屋和谢春生、谢耕田说话。
谢春生是第一次见顾霖,谢耕田倒是在谢纾当年成亲的时候和顾霖见过一面,只是这么多年过去,顾霖哪里还会记得一个十几年前有一面之缘的农民?
因此,顾霖对谢家父子陌生得很,说实在的,要不是因为想看看谢涵,他是不会屈尊来这种地方见这种人的。
同样的,谢家父子对顾霖也陌生得很,不仅陌生,而且十分敬畏,因为顾霖今天穿的是一身将帅服,更显得威风凛凛,加之他多年在官场和战场浸淫,身上自带一股煞气,不用开口说话,往谢家父子面前一站,谢家父子的腿就发软了,说话也磕磕巴巴的。
顾霖见了谢家父子这战战兢兢的模样便没有兴趣交谈了,他一向厌恶胆小鬼。
“涵姐儿,来,上外祖父身边来。”顾霖向谢涵招了招手。
谢涵听话地走到他身边。
“这房子是新盖的?”
谢涵点点头。
“家里有多少人?”
“两位姨娘一位奶娘一位管事妈妈,还有二十多个丫鬟婆子和小厮管事什么的,此外还有几户人家留在扬州和京城看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