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华记_作者:千年书一桐(477)

2018-02-11 千年书一桐

  谢涵正自恼火时,尹嬷嬷带着两个五十多岁的妇人来了,谢涵见此眼圈一红,迎上去刚要开口,尹嬷嬷一把搂住了她,“孩子,没事的,放心,有嬷嬷在呢。”

  说完,尹嬷嬷吩咐两个妇人进屋,自己拉着谢涵的手在院子里说起话来。

  她先是问了产妇是谁,接着又问出了什么事情,谢涵把能说的说了,不能说的自然是家丑了。

  尹嬷嬷见谢涵含含糊糊的,多少也猜到了些缘由,正要拉着谢涵问问高升去鞑靼的事情,可巧梁茵也带着一个稳婆进来了。

  见到尹嬷嬷,梁茵也是一愣,因为她知道这不是谢涵家,可谢涵却把她请来了,这面子够大。

  “尹嬷嬷,表姨娘,不好意思,当时情况紧急,我怕耽误事,所以命人分别去找了你们两个。”谢涵解释了一句。

  “应该的,应该的,这种事情的确要做两手准备。”梁茵忙道。

  “就是啊,孩子,你做的对,难为你小小年纪能想这么周全。”尹嬷嬷的确为谢涵的周全点了点头。

  一个九岁的姑娘家做事比大人还稳妥,委实是十分难得,可惜这孩子心气太高了,不肯做妾,要不真是她主子的一个好帮手。

  可是话说回来,这丫头真要留在他们主子身边做妾了,只怕又是一个徐侧妃了,这倒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因此,现在的谢涵在尹嬷嬷眼里真成了一块鸡肋,丢了委实有点可惜,不丢吧,拿着又有些烫手。

  谢涵见尹嬷嬷看着自己一会点头一会摇头的,又是长吁又是短叹的,不由得有点讶异。

  不过谢涵很快想起来从朱泓手里借走的那两个侍卫,便主动拉着对方的手道:“尹嬷嬷放心,我家管家还没有回来,他们带了那么多货过去,且得卖一阵子呢。”

  当初开口和尹嬷嬷借人时,谢涵没有瞒她,这会自然也没有瞒她的必要,只是碍于一旁的梁茵,有的话她不能说太明白了。

  梁茵见谢涵和尹嬷嬷有话要说,便带着稳婆进去看看小月的情形,不一会,只见杜廉出来了,说小月发动了,紧接着便是小月隐忍的叫声。

  尹嬷嬷不愿意留下来听这些,也不希望谢涵一个小姑娘留下来,便拉着谢涵去了外院。

  也不知等了多久,谢涵知道岁数大的人经不得饿,刚命文安去饭庄打包一桌席面回来,只见梁茵过来了,说小月生下了一个男孩,母子平安。

  第三百五十七章、姜还是老的辣

  因小月提前产子,乡下自然是没法回去了,她不走,杜廉也不能离开,于是,他们两个便提前把礼金给了谢沁,仍是按照之前夫妻两个商定的数目。

  郑氏见自己女儿因为这事气得早产了,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倒也知道留下来一心一意地伺候小月坐月子。

  谢涵等到八月十三见高升还没有回来,只得交代家里的门房几句,然后和谢绅一家回到乡下,郑氏、谢泽几个同行。

  这个中秋节是谢家分家后的第一个节日,加之又临近谢沁的亲事,因此这顿团圆饭是在谢耕田家吃的,席上,谢耕田发话了,他是长子,以后的年节需都在他家聚齐。

  因此,谢涵带着谢澜还有方氏白氏也都过去了。

  饭后,张氏当着一家人的面给了谢沁一盒齐整的银锭,二十个五两的。

  见众人的眼睛看过来,张氏抬眼看了一圈大家,说道:“这些银子是分家时你们三家各孝敬我的二十两,大梅知道后也给了我二十两,说是和你们哥仨一样。此外这些日子我和涵姐儿住在一起,涵姐儿每个月给我五两银子一吊钱的月例,我原说不用了,我一个乡下婆子也没有什么用银子的地方,可涵姐儿说了,怎么说我也是一个长辈,是一家之主,该有的人情礼往还得有,所以我就收下了。这不,二小子是分家后第一个成亲的,我和你祖父就出一百两银子,以后几个孙子孙女也照这个例。”

  “看娘说的,娘就是一文不掏,谁还敢挑娘的不是?娘把我们这一大家人养大了,又给了我们这么厚的一份家业,我们都知足着呢。”谢耕田陪笑道。

  “可不,就是这话,不过娘既然发话了,我们也不能含糊,只是我们不能越过娘去,这样吧,我们掏八十两。”谢耕山怕自己婆娘说错话,抢着说道。

  谢涵听了这话看向方氏,方氏收到谢涵的示意,忙道:“我们也替老爷出八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