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难怪谢涵觉得他脸色发青,人也疲倦不堪,敢情是连夜奔波了两天两夜。
可谢涵不明白的是杜郎中找她去府城的用意是什么,那本手札明明是杜廉重新抄写的,并不是原稿。
心念一闪,谢涵想到了杜家和顾家的恩怨,略一思忖,谢涵点头答应了,“先容我和我祖母说一声,今儿是我二哥成亲的好日子,他们还等着我去迎亲呢。”
顾勇顾谋早就看出来谢家的热闹和喜庆,倒是也点头答应了,谢涵飞快地跑去老房那边找到张氏,她只说外祖父中秋节吃坏了东西,有人向他推荐了杜郎中,如今外祖父的人来乡下找杜郎中没找到,找到了她,想让她带着去府城找一下杜郎中。
而她既然知道外祖父身子不好了,也不能不去看看他,所以她不能留下来参加谢沁的婚礼了。
张氏听了虽不情愿,可也没法,毕竟治病救人是大事,而且救的还不是普通人,是和鞑靼人打仗的统帅,那就更不能耽误了。
从老房出来,谢涵带着司书赶紧回去收拾了点东西,交代了方氏白氏几句,又嘱咐了高升家的几句,这才带着司棋、司书和司画上了文安赶的马车。
第三百五十九章、病情
因为要在天黑之前进城,所以这一路谢涵一行根本没停下来歇息,只是在驿站换马的时候吃了点干粮喝了点水,总算在关城门的前一刻钟赶到了。
进了城,顾勇直接把谢涵带去了将军府,谢涵拿着手札进了顾霖住的院子,刚进门,便看见顾琰站在台阶上,暮色中虽看不清顾琰的眼睛,可谢涵感觉到了他眼里的冷意。
“东西带来了?”
“带来了。”
“我瞧瞧什么样的手札。”顾琰伸手。
谢涵见此把手札送了过去。
顾琰接过手札转身进了屋,屋子里倒是亮如白昼,除了顾琰,还有四五个郎中模样打扮的人,谢涵认出了其中的两个,一个是杜郎中,一个是王府的医师。
谢涵进屋的时候几个人正低低说着话,似乎在争执什么,谢涵扫了一圈,没有看到顾珉,猜想他肯定还没有回来。
见顾琰走到灯下翻着手札,谢涵走到他身边,“大舅,我能不能去看看外祖父?”
顾琰扫了他一眼,微微点了点头,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看手札。
谢涵见此和杜郎中打了个招呼,随即自己掀了门帘进了东边的屋子,东边的屋子也是亮如白昼,顾霖正闭着眼睛躺在了炕上,几天没见,脸瘦了一圈,脸颊处有点塌了。
此情此景,谢涵忽地想起了自己千里迢迢赶回扬州见父亲的情形,眼泪再次喷薄而出。
其实,谢涵的伤心不仅仅是为了顾霖,更多的是为父亲也为自己。
老话说的一点也不错,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这才刚三年时间,便轮到了顾霖,谢涵不知道他如果早猜到结局,还会这么汲汲营营地算计这些亲人吗?
“孩子,你来了?”顾霖虽在病中,可到底是军人出身,耳目比一般人灵敏得多。因此,尽管谢涵压制住了自己的哭声,可还是惊动了他。
“是,外祖父,我来看你了。”谢涵被这一声“孩子”打动了,走到了炕沿边坐了下来。
顾霖见此有点莫名其妙的,这丫头平日里躲顾家的人就像是老鼠躲猫似的,怎么一见他生病会伤心成这样?
没道理啊,虽然这两次见面他对她稍加了些辞色,可远没有达到疼爱她的程度。
“丫头,你不是恨外祖父吗?为什么见我生病会这么伤心?”顾霖委实有些想不通,干脆直接问了出去。
“我是不喜欢外祖父,因为外祖父打过我也骂过我,可这并不代表我希望外祖父生病。对我来说,外祖父可能不是一个好外祖父,可对这些士兵和夏国的百姓们来说,外祖父是一个好统帅,是一个令鞑靼人闻风丧胆的统帅,所以我希望外祖父能健健康康地长命百岁。”
谢涵说的是实话,所以也带了点感情,至少顾霖是感受到了谢涵的真心。
而真心却是他这些年最缺乏并认为最没有用的东西,唯其这样,这一刻他才觉得更弥足珍贵。
“呵呵,丫头,没想到外祖父在你眼里还是一个大英雄,这番话是谁说给你听的?”顾霖扯了扯嘴角。
“父亲说过,母亲也说过。”
大概是这个答案有些太意外,以致于顾霖有了短暂的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