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华记_作者:千年书一桐(535)

2018-02-11 千年书一桐

  到了赵王府门口,高升先上去把谢涵的帖子递了进去,随即给了门房一人一个小银角子,一位年岁稍大些的门房拿着谢涵的帖子进去回话了。

  约摸等了快一顿饭的工夫,这才出来一位管事模样的人,命人打开了旁边的侧门,把谢涵的马车放了进去。

  马车跟着那位管事走了几丈远,拐到一处石壁前,早有两个婆子候着,待马车一停,那位管事领着高升几个离开之后才上前掀了车帘请谢涵下车。

  下车后,司棋也给两个婆子一人塞了个银角子,随即两个婆子请谢涵上了一顶青绸小轿,待轿帘放下后,婆子拍了拍手,上来两个刚留头的小厮,抬轿的。

  不知是不是两个银角子的作用,两个婆子先对两个小厮叮嘱了一番,“仔细些,这可是王妃请来的贵客。”

  两个小厮忙不迭地点头。

  这次走了约小一盏茶的工夫轿子才停了下来,两个抬轿的小厮退下后婆子才让谢涵出来,随后领着谢涵到了一处垂花门外,门外又有两个婆子候着,其中一个是金嬷嬷,见到谢涵忙迎了上前。

  第四百章、怼回去

  谢涵还没来得及向金嬷嬷行礼问好,只见金嬷嬷已上前携了她的手,满口含笑道:“姑娘可算是来了,我们王妃早就惦着姑娘呢。”

  谢涵忙回头看了司琪一眼,司棋笑呵呵地上前给金嬷嬷和那位婆子一人塞了一个荷包,“两位嬷嬷辛苦了,这是我们姑娘的一点心意。”

  金嬷嬷推辞了一番,不过到底还是袖住了,先不说荷包里那个五两的银锭,光就荷包的绣工和花样也看出来不一般,比她们素日用的精致多了。

  看得出来,谢涵用心了。

  用心了就好,用心了就说明谢涵是个知好歹知感恩的人,也不枉王妃的这番苦心了。

  想到这,金嬷嬷的脸上越发堆满了笑,拉着谢涵的小手问道:“姑娘哪天来府城的,这次在府城打算住多久?”

  “才来几天,住多久还得看情况,这次是陪我祖父母一起来的,祖父他老人家闲不住,老惦记着家里的几亩地,这不,刚一来就念叨着要回去。”谢涵临时撒了个小谎。

  不知为什么,她总感觉金嬷嬷的笑有些太殷勤了些,令她很不舒服。

  果然,谢涵刚想到这,只见金嬷嬷的跌足叹道:“哎呀,真是不巧,昨儿我们大王子偏偏出门去京城了,他一直对姑娘的父亲很是推崇,早就想结识一下姑娘了。”

  论理,金嬷嬷这话是不能对一位闺阁小姐说的,因为这是对闺阁小姐的一种轻视。

  而金嬷嬷偏偏就说了出来,一来是欺负谢涵年幼,父母早亡,又在乡下住了好几年,算不得什么真正的官家小姐了;二来金嬷嬷也是见谢涵身边连一个正经的妈妈或嬷嬷也没有,只带了两个小丫头子,能懂什么?三来,金嬷嬷也是知道主子的意图的,故而这话说出来也存了几分试探的意思。

  问题是谢涵不是真的什么也不懂的小村姑,再则,她也十岁了,正常孩子这种话也该听得懂了,故而,听了金嬷嬷的话,谢涵站住了。

  “金嬷嬷,谢涵此番前来是拜见王爷和王妃的,要结识也是结识几位郡主,与大王子何干?贵府不会内外不分吧?”

  “这?”金嬷嬷愣了一下神,她没想到谢涵不但听懂了她的话,而且回答得相当聪明,直接给王府扣上一个没规没矩内院外院不分的罪名,这要传了出去王府成什么了?

  不过金嬷嬷到底是在王爷跟前当差的,短暂的愣怔之后很快回过了神,一边引着谢涵往里走一边笑道:“姑娘言重了,我们王府怎么可能是内外不分呢?是老奴糊涂了,老奴听得我们大王子念叨过几次令尊的文采,只恨无缘相见,老奴这才多了一句嘴,都说女儿随父,听说谢姑娘小小年纪便才名远播,老奴便想着,没有机会结识令尊,结识一下姑娘也不错,就忘了男女之别,该打,该打,主要是在老奴的心里一直以为谢姑娘还小呢。”

  “我虽小,可我父母祖父母该教的也都教过我了。”谢涵说完,如愿地看见金嬷嬷的脸又变了颜色。

  这时,一旁的婆子忙笑道:“怪道外面都传姑娘早慧,今儿一见,果然是位聪明伶俐的,怨不得我们王妃总惦记着。来,姑娘往这边走,姑娘放心,我们王妃接到姑娘的帖子,已经吩咐丫鬟们去把几位郡主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