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会后悔也晚了,要是我出事你会怎么办?”朱如松趴在了案几上,不眨眼地盯着谢涵看。
“呸,哪有自己咒自己的?”谢涵把话岔过去了。
这个问题太笼统了,分好几种情形,谢涵会怎么做,也得看朱如松具体遇到的是哪一种。
可这些话她都不能当着他的面提前说出来,否则,两人的关系肯定不能维持现状了。
可朱如松却不想放过她,“贤弟,我指的是万一,万一我缺胳膊断腿了,以后没有女人肯嫁给我了,你能照顾我好后半辈子吗?”
“且说不要自己咒自己,你又打这来了,好了,说正事呢,别想这些有的没的。”谢涵拿起自己画的舆图,再次和朱如松确认起伏击的地点来。
因为她有印象,上一世这批粮草是在哪个位置丢的。
当然,为了保险起见,她给朱如松备了第二套方案。
朱如松见他不管如何试探,谢涵就是不接他的话茬,不由得嘟囔了一句,“真是一只狡猾的小狐狸。”
不过嘟囔归嘟囔,朱如松还是很认真地和谢涵讨论起来,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单独接的任务,而且是立了军令状的,所以他也不敢有丝毫的轻敌。
和朱如松分开后回到家里,谢涵到底还是有些不太放心朱如松,思考了一个晚上之后,她和高升陈武商量了一下,让陈武带着几个小厮远远地跟在运粮的车队后面,看看关键时候能不能搭上一把手。
而和谢涵分开后的朱如松心里也是惴惴不安的,回到家里,他也思索了一个晚上,次日一早,命他身边的小厮随心随喜去了城外的一家不起眼的作坊。
这家作坊是他元宵节后第三天买下来的,里面一共就十个工人,却个个都是制作火药的高手。
短短的两个多月,这十位师傅已经为他研制出五六种比较实用的火药,都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其中一种外形和普通的鞭炮差不多,但比普通鞭炮威力大,外面也有一根引线,用的时候把引线点燃直接抛向对方即可,即便不能把人炸死,但炸伤炸残是一定的。
还有一种是可以埋在地下的,这种块头比较大,威力自然也大,也是需要点燃引线才能引爆,缺陷是得提前知道对方的行进路线才能预先把炸药埋好,而且还得有人守着,待敌方进了埋伏区才能引爆,早了晚了都失去了它的效用。
此外,还有几种用处大同小异,但外形不太一样的,至于像朱如松要求的那样最好是不需要用火折子点燃直接可以引爆的火药他们还没有研制出来。
不过这些也能解解朱如松的燃眉之急,故而,朱如松看到随心随喜搬来的几箱东西后,把东西一分两半,自己带着一半,一半命他的四个侍卫带着跟在了第二批粮草后面,。
也幸好朱如松留了这个后手。
因为鞑靼人也留了后手。
他们的人马也分成了两批,因为他们也猜到了大夏这边肯定留有后手,只是他们没有猜到的是第一批骡车里装的不是粮食而是鞭炮,而且大夏人竟然在他们打伏击的地方提前埋伏好了火药,因此,第一批鞑靼人全军覆没了。
随后,朱如松带着他的人马即刻赶去和第二批真正的粮食车队会和,谁知这天晚上在山下安营扎寨休整的时候,又遭遇了鞑靼人。
好在这一次他们虽然没有提前做好伏击,但有准备,朱如松的那些火药派上了用场。
此外,陈武也带着文福几个赶到了,陈武的武功厉害,不说以一敌十,但他一个人对付四五个鞑靼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此,这场战斗朱如松毫无悬念地赢了。
不过最令他开心的不是赢得这场战斗,而是看到陈武文福他们,这说明谢涵是真的把他放在了心上,是真的心里有他了。
谢涵是三天之后从陈武嘴里得知朱如松安全抵达的消息,同时也得知他遭遇到第二批鞑靼人。
这倒是令谢涵有几分意外,因为上一世她并没有听说鞑靼人还有第二次伏击,看来,也是有人提前告知了他们。
知道朱如松的粮草分两批押运的人应该不少,毕竟这些粮草是在众人的眼目下出的城,可知道第一批车队装的不是粮食而是鞭炮和沙子的便只有朱如松、谢涵和朱如松的几个侍卫,因为那几十麻袋的东西是他们亲自准备的。
所以一时之间,谢涵还真不好断定这个告密的人到底是什么身份。
当然,她不是没有怀疑过徐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