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华记_作者:千年书一桐(722)

2018-02-11 千年书一桐

  无独有偶,赵王知道这个消息后也打发自己的几个属下扮成商人去了鞑靼,他也怀疑自己的儿子是被鞑靼人抓走了,否则,不可能这些士兵们找了三天还没有找到点踪迹。

  徐氏知道这个消息后,自然也不甘落后,也对着自己的管事妈妈耳语了几句,管事妈妈点点头也领命出去了。

  好在谢涵提前想到了这一点,早就和尹嬷嬷商量好了,命朱泓的那八个侍卫分两批人,四个扮成商人,带上李福,拉点布匹和干货去鞑靼卖,其他四个装成流民,专门留心大夏这边过去的商人,尤其是收购皮毛的,多半是奔朱泓去的,至于是敌是友就很难说了。

  还有寺庙里的那四个暗卫谢涵思忖再三也一并放出去,他们的目标是暗中保护这八个人,同时也留意一下王府派出去的人,尤其是徐氏派出去的人。

  安排好这一切,谢涵仍旧没有一点底。

  她总觉得朱泓两次遇险不是巧合,多半跟徐氏脱不了干系,或者还有顾家的份。

  顾老婆子有多心狠手辣谢涵还是清楚一二的,这次沈岚的亲事没有成,她绝对不会去反思自己,肯定会把责任推到谢涵身上,觉得是谢涵害沈岚落到如此地步的。

  说实在的,这些高门大户的当家主母谁手里不沾点血,只不过大家都心照不宣罢了,再说了,下人和奴婢的命根本就不值钱,因此,在顾老婆子眼里,她绝对不会认为沈岚那日在饭庄的行为有什么出格的地方,坏就坏在沈岚想暗算的人是王平的干儿子,坏在就坏在王平当众把这件事揭露出来了,因此沈岚才会失了颜面。

  而王平之所以护着那个小厮,说白了不还是看在谢涵的面上吗?

  所以谢涵推断顾老婆子肯定恨自己恨得牙根痒痒的,再加上那天朱泓在顾家闹的那一场,以谢涵对她的了解,肯定会使出什么损招来害朱泓的。

  至于徐氏,谢涵总觉得她看不透这个人,但有一点谢涵很肯定,一个人能委屈自己十几年隐忍不发,所图绝不会小。

  因此,王妃的头衔绝不是她的目的,谢涵相信,如果她想要的仅仅是王妃的头衔,只怕夏王妃在她手下活不过五年。

  而她之所以忍到前两年才动手多半是因为她不舍得把自己的儿子送去京城当人质,想留在身边亲自教导,如今儿子大了可以独挡一面了,所以她也开始出手了。

  第五百四十章、一回生二回熟

  当然,这些都只是谢涵的猜测,事实如何只怕她是一时找不到答案的。

  惴惴不安地在家里等了十天,正觉得按捺不住想要亲自去海宁找人时,高升带着陈武和李福等人回来了。

  原来,朱泓那天和鞑靼人周旋时误入了鞑靼境内,为了脱身,朱泓干脆命大家都换上了普通的百姓服跟着高升一起去收购皮毛,一边收购皮毛一边还能刺探点敌情。

  这活高升做过,因此也算驾轻就熟。

  谁知就在他们打算返程时,鞑靼人发现了他们。

  尽管他们拉了两大车的皮毛,可鞑靼人依旧不肯轻易相信他们,自然也不会放他们走,主要是他们觉得收购皮毛不需要这么多人,而且这些人里大部分看着也不像商人,因为有的人身上有佩剑。

  于是,鞑靼人要把他们押送回他们的都城受审,朱泓的几个侍卫自然不干,依他们的意思就算是拼死也要让朱泓逃出去,否则,进了对方的都城想要再脱身就难了。

  关键时候高升站了出来,他说他就是一个从扬州来的商人,带的人多是因为路上不安全,不光有散兵游勇,还有劫匪,所以才多带了几个侍卫并带了点武器防身。

  为了让对方信服,高升还特地说他这次来带的两车丝绸就被人劫走了,损失了上千两银子,所以他们才特地去牧场和林区转悠了几天,就想便宜些买些皮子来弥补这次的损失。

  接着,高升又把上次他陪着顾珉来做细作的那次经商经历说了出来,并把那次他接触的那位鞑靼军官的名字报了出来,说他和他有交情,当时就是他说了欢迎他再来鞑靼做生意的,所以他才会不远千里从扬州赶来。

  为首的鞑靼士兵见高升的话似乎没有什么纰漏,思忖再三,答应带高升去见见那位军官以断真伪。

  朱泓见高升如此笃定,也想起了那年高升曾经向他借过几名侍卫来鞑靼,于是,他选择了相信高升,示意那几位侍卫放弃抵抗,跟着这些鞑靼兵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