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华记_作者:千年书一桐(998)

2018-02-11 千年书一桐

  她总觉得这场战争启动得十分蹊跷不合常理,而且不知为什么,她心里总有隐隐的不安。

  “夫君,你的那三个坎还没有过去,这些日子你一定要当心些,千万千万别冒险。”谢涵拉住了正在穿盔甲的朱泓,她知道他又要出发了。

  这一仗更不好打,以几百人面对好几万人,可她又不能拦着不让他去。

  “放心,我知道,我不会丢下你的。”朱泓弯腰在谢涵的脸上啄了一下。

  不知为什么,谢涵的话也让他的心忽悠了一下。

  于是,他再次抱紧了谢涵。196

  第七百四十五章、声东击西

  谢涵是第二天早上得知鞑靼兵撤退的消息的。

  朱泓没有回来,他直接带兵去追那些流寇了,跟他同时走的还有顾琰的两万人马,据说是去解海宁之困了。

  府城之围虽然解了,但因为海宁那边的战事还没有结束,因此府城的大门并没有打开,不过谢涵倒是无所谓,左右她也没打算进城。

  由于这场战事还不定什么时候结束,谢涵不想把那个被鞑靼兵祸害成空无一人的庄子浪费了,因此,她命高升去路边收留了一些流民和乞丐,同时也从其他几个庄子里分了一点人过去,不管怎么说,夏种不能耽误了。

  谢涵是三天后知道赵王夫妇进城的消息的,听说为了保险起见,之前他们也一直在城外的庄子里住着,是确定幽州城外的鞑靼兵都撤干净了且顾琰的大军过去围追他们之后才进城的。

  城门依旧没有打开,只是把赵王府的人放进去了,城外的百姓和流民都没有让进,说是怕有细作。

  又一个三天过去了,谢涵没有等到朱泓的消息却等来了一个惊天的坏消息,鞑靼人在雁门关那也发动了战事,且一举把雁门关拿下了。

  这个消息对谢涵来说太意外太突然了也太糟糕了。

  原来鞑靼人用的声东击西之计,难怪他们一直没有正式拿下海宁,也没有攻下幽州,人家的目标根本不在此,他们为的是牵制大夏的兵力和注意力,然后悄没声息地一举拿下雁门关了。

  不用问也知道,对方拿下雁门关,下一步就该直指代州,不对,或许整个代州已经进入鞑靼人的口袋了。

  那么接下来呢?

  对方的目标是并州还是云州?或者是燕州和幽州这一片,再或者是京城?

  不知道她献出的那些图纸到底有没有用,皇上也不知研究出来那种大型的五连弩和床弓弩没有,想到这,谢涵坐不住了,她命高升和李福去附近的庄里和镇里搜罗一些能工巧匠来,她要亲自督促他们把这些弓弩造出来。

  找到了自己要做的事情,谢涵也忙了起来,她虽然聪明能过目不忘,可这种器械类的东西接触得毕竟还是少,就算她能记住图形和文字说明可未必能参透,因此,这些天她几乎整天都和工匠们在一起参详。

  好在城门在五天后打开了,谢涵打发高升回府城一趟帮自己取了些古籍书和杂记回来,她想从古籍和杂记中找些启示。

  还别说,半个月之后还真让她造出了第一台五连弩,床弓弩只进行到了一半。

  可惜,谢涵还没来得及把自己的消息送到朱泓那便接到了朱泓受伤的消息。

  他也知道雁门关和代州失守的消息,因此把鞑靼人赶出海宁时他想把对方的大将军抓住,他是想利用这大将军和鞑靼谈判。

  可惜,眼看就要追到对方时他却被一支流箭射中从马上跌落下来,对方的将领可能也看出了朱泓的不凡,转身就策马回来想活捉他。

  朱泓自然不甘心束手就擒,躺在地上和对方过了几招,最终朱泓为了躲过对方的剑打了一个滚,却忘了胸口中箭了,因此,这箭头反而插得更深了,差点没把他疼晕了过去。

  幸好关键时候随安和随心赶到了,即便在那种时候,朱泓也没有让他们两个先救人,而是命他们两个先把那个将军捉住了。

  于是,朱泓的伤势便耽误了,最终导致失血过多昏迷了。

  谢涵知道这个消息哪里还坐得住?叮嘱高升几句便匆匆进了城。

  这是谢涵第一次住进幽州的赵王府,自然也是她第一次进朱泓的院子,不过此时的她也顾不得别的,因为朱泓还昏迷着呢,人也是高热不退。

  谢涵带着司画亲自护理,从脑子里搜寻了半天她看过的所有医书和手札,甚至包括父亲的笔记,最终想出了一个用烧酒给朱泓擦拭伤口并喂他喝一点淡盐水的方法,她记得是在父亲的笔记里看过这种描述,父亲说是别人教他的,如今看来这个别人显然是明远大师无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