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语乔(捧脸状):唉,天生丽质自难弃,万万没想到我也是娇弱小花一朵呀!
作者君(叉腰指):都13章了,你再不漂亮点,难道想要在男猪脚出来后辣瞎他的眼吗?
韩语乔(双手叠在一起,置于胸|前):我是你的眼,带你阅读浩瀚的书海……
泥奏凯!
第14章 第十四章 归来 (二)
清早起床。
孟氏对着镜子抿了抿鬓发,目光透着苍凉紧盯铜镜。她的脸,从前是白得像瓷,现在已由瓷白变为半透明的玉,尖的下颌亦渐渐显得圆滑。即使保养得再好,也不复当年轻灵模样。
嫁入韩国公府,至今已过二十载。岁月当真是把刀,刀刀催人老啊!
孟氏目光一错不错地看着耳畔的一丝白,有感而发:莫染亦莫镊,任从伊满头。白虽无奈药,黑也不禁秋。
“嬷嬷,你看我也生白发了。”
闻声,刘嬷嬷放下手中犀角梳,凑近一看,乌丝中果然有根银发,笑着说:“世子爷出征前提前加冠,眼下正好弱冠之年。乔姐儿也出落成大姑娘了,我们要再不老就成妖成精了。”
孟氏满目温柔,叹道:“转眼孩子们都大了,可我总觉得昨天他们还是小小的,撒娇让我抱在怀里呢……”
刘嬷嬷一辈子未嫁,打小跟在孟氏身边,她拿延哥儿和乔姐儿当自己孩子疼。回忆起他们小时候,刘嬷嬷微眯眉眼,细纹里溢满暖暖的笑意。
“咱家世子爷小时候上房揭瓦,爬树掏|鸟,爱逞小英雄,梗着脖子说自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后来才知道他是为了串糖葫芦跟人争执……这自己淘气也就罢了,后来您有了大姑娘。得嘞,世子爷又有了新花样,成天拐着小奶娃娃窜上蹿下,咱院里可没安生过。”
“是啊,我还记得乔姐儿一岁生辰时,延哥将她偷偷抱出去玩,结果玩心一起把妹妹丢了,天黑都不敢回府,还是公爷派人去寻,俩人才平安归来。”
“那一遭可把淘气包给吓傻了眼,为此世子爷可是对大姑娘百依百顺呢……”
说到儿女往事,孟氏莞尔,神色就更柔和了几分。
“这次回来就得赶紧张罗起延哥儿的终身,乔姐儿在我跟前可能也呆不过几年……”
为人父母,平时打骂,可当提及嫁娶这般话题,难免心生不舍。
女儿是娘的小棉袄,小棉袄刚捂热乎到时候,孟氏哪里舍得放开,刘嬷嬷深谙孟氏的想法,她又何尝不想多看护孩子几年……
“夫人舍不得大姑娘,多留两年也好啊。”
“囡囡虽然有时爱顽些,但心底纯善。为娘的,不愿意让她看到内宅的腌臜。”
“儿孙自有儿孙福,夫人大可放心。我看大姑娘倒是越发的有主意呢,若真的嫁为人妇,当得起一家主母的。”
孟氏笑着嗔她,“就你会说话!”
少卿,又面露担忧地往外看了一眼,“延哥儿今日就到了,叫姑娘好生待在府里,别出什么岔子。”
“夫人尽管放心,我瞧着大姑娘跟以前大不相同,最近文静着呢。每日除了给夫人请安,就是在房间里写大字,练算法,把夫人布置的功课完成的妥妥的。”
想想韩语乔曾做过的荒唐事,孟氏轻叹了一声,道,“她年纪尚小,刻苦些是好的,迷途知返,不算晚。”
“经了一遭事儿,也长了心。表面上看起来文范稳重了不少,但骨子里倔强着呢。最让我心忧的是她开始什么事情都往自个儿心里藏,有时眼睛里复杂的神色叫人看不懂。乔姐儿是个有灵性的,早晚不拘在这方寸之地。可是,嬷嬷,我这心里老是有些不踏实……”
对于大姑娘身上的变化,刘嬷嬷看在眼里,听进心里。一时竟噎住,找不出合适的话来安慰。
古曰:知女莫若母。
另一边,韩语乔可没刘嬷嬷口中的耐性,在家等不得。前世她对班师回朝的一系列流程门清,韩晟延得先拜见皇帝,再入宫听封,接着参加庆功宴席。一番折腾下来,不知什么时辰归家?
这般一想,感觉凳子上好像长了钉子,根本就坐不住。于是,带着喜禾悄悄地出府去。
街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却不敢喧哗。百姓只能挤在中央大道两侧,两侧分别有虎翼军,三步一人,皆手持尖枪,隔开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