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半个月一家人都是提心吊胆的,生怕那天又突然下雪了,不过幸好天公作美,一直到正月底都没有再下过雪,进了二月,下雪的几率就更低了,林家众人的心这才渐渐放了下来。
经过这一次之后,林莫瑶往地里跑的也开始勤了起来,而林泰华也按照林莫瑶说的,把这次在风雪里活下来,最先抽穗而且长得最好的麦子都做上了记号,按照林莫瑶说的,这些就是下一季冬小麦的种子了。
林泰华好奇,林莫瑶便解释了一下。
“大舅,这些麦子能在这十多天的风雪里活下来,说明它们的生命力比其他的更加顽强,更加能够抗寒,然后,他们能比其他同期的麦子抽穗的早,说明生长力不错,不会受到气候的不同影响,而且,我也跟您说了,等到收成之后,再从这些麦子里挑选大粒饱满的来作为下一季的种子,只有这样,才能慢慢的培育出耐寒耐冻的麦种。”
林泰华听了她的话,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这就和咱们自己平时留种一个道理,挑最好的留下来做种子,来年才能让粮食长得更好。”
林莫瑶笑着点点头,“对,就是这个道理,择优而种……”
第一百八十八章闭门谢客
林泰华几家的小麦居然真的抗过了寒冬,不少等着看笑话的人震惊的下巴都快掉下来了,二月回春,人们开始了新的一年的劳作,当大家辛辛苦苦拿着农具在地里开始耕地的时候,林泰华和林二爷几家的地里,麦子都已经抽穗长的很高了。
那些观望的人,除了羡慕,便只是有些后悔了,早知道能成,他们也跟着林泰华干了。
春生爹娘这个时候无比庆幸自己当初听了儿子的话跟着林泰华他们种这个冬小麦,看着自家地里绿油油的一大片麦子,再看看旁边其他人家光秃秃的地,夫妻俩的心情说不出的高兴。
而林二爷的那个堂兄弟家里,则是懊悔死了,早知道能成,他们当初就应该多种一点的,而且如果按照林莫瑶说的方法留种,那他们家的地里则是一个都不符合留种的要求,这才是让他们最为后悔的地方。
现在天气回暖,麦子的长势稳定,甚至加快了,这才让几家人的心彻底放了下来,而那些观望的人见到成效之后,便开始来找林泰华了,接连几天,林泰华家都是门庭若市。
农村人最看重的是什么?不就是地里的粮食能够多收一些吗?尽管觉得这样的行为有些不妥,但都还是厚着脸皮求上了门。
接连几天,林泰华都在见村子里的人,而这些人几乎都是一家一家的来,说话也是拐弯抹角的,最后才提到想问林泰华这冬小麦是怎么种的,连续几家之后,林泰华干脆闭门不见人了。
那些还想上门的人心中难免有些失望,却不好强求,人家去年种的时候可是在村里问过了,谁家愿意和他们一起,是自家担心影响地里的菜,拒绝了的,所以大多数人并没有因为林泰华闭门谢客而心生埋怨,毕竟这是人家自己琢磨出来的法子,他们就是想增收也不能强人所难不是?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善解人意,有自知之明的,那些嫉妒林家现在生活的人见林泰华闭门谢客,不见村子里的人,就开始各种编排了,说他自私自利,说他家现在日子好过了却不管村子里的人死活了云云。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些闲话自然就传到了林泰华一家的耳朵里,林方氏气的肺都快炸了,到了晚上,只有夫妻二人在房里的时候,气呼呼的跑到林泰华用来写字的桌子上把林泰华花了几天写好的小本子拿在手里就要动手撕。
只是,这手放到册子上了,却还是下不去手。
“孩子他娘,你消消气,消消气……”林泰华看着被林方氏抓在手里的册子,生怕她真的撕了,连忙小心的哄道。
林方氏看看林泰华,又看了看他费尽心力写了几天写出来的册子,气呼呼的大喘了几口气,最后,还是碰的一声,把册子给丢回了桌子上。
“哼,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是一帮狼心狗肺的东西,我呸……”林方氏气呼呼的坐在炕上生着闷气。
林泰华眼疾手快的把册子收了起来,然后坐到了林方氏的旁边,伸手搂住了发妻的肩膀,语重心长的宽慰道:“孩子他娘,你也别生气了,他们这是嫉妒咱们家过的好了,看不过眼呢,你别跟他们一般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