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二娘喜得不住点头。
趁着这空当,海棠忙问道:“姥姥,舅妈们可都吃了午饭没有?”
几人都道吃过了。
张二娘经这一提醒,忙催着海棠打鸡蛋给几人吃,老太太急忙扯住人,说道都是一家人,不值当客气的。
海棠也就罢了手。
说这番话儿时,大舅妈往家里瞅了一圈,疑惑问道:“怎不见姑爷呢,这都农闲了,可又下地去了?”
张二娘忙把村人上山里摘果子的事说了。
老太太拍着大腿道:“我们就为了这事来的。前几日我就让你两个弟弟去山里采了许多来,只是如何变成这能吃的干果呢?”
小舅妈忙把一早卸下的背篓提过来,里头装着半篓子果子,看着就是刚刚晒干的新货。
张二娘笑着道:“我正琢磨着,让海棠为这事去一趟姥姥家,这下好,正赶上您自己过来,让海棠炒给大伙看看就成。”
得了张二娘的指示,海棠马上洗锅开火。
去年炒锅用的沙子她都保存得好好的,现在就能直接用。
很快灶肚的火就上来了,姥姥帮着看火,海棠炒果子,两个舅妈一旁看着。
不大会儿工夫,屋里就弥漫着淡淡的香味儿。
海棠边忙活,把如何判断这果子是炒过火,还是没炒透等等一些事宜,皆一一交代。
称得上是事无巨细。
两个舅妈不是外人,她没有必要藏着掖着。再说了,常在锅边打转的人,即使不说,多试验几次,也能知道个七七八八了。
一锅炒熟,几人尝了个鲜,现炒的味道就是不一样,鲜香软糯,很是好吃。
还剩下些果子,两个舅妈分别练了练手,都做成了。两人皆是欢喜异常。
本来就不是费脑子的事情,这么快就学会,也在海棠的意料中。
得了法子,几人也不耽误,马上就要回去。
海棠拉了姥姥过来,让他们直接把炒好的干货送去杏花庄去,报她的名号,还是按照七个半铜钱一斤算钱,跟她家的送货价钱一样,这杏花庄的老板不会说二话。
能卖如此高价,还不需要他们自己走街串巷,老人家和两个舅妈喜得把海棠又一通夸赞,都不知所措了。
张二娘赶紧催着他们回家,让今日就把果子炒出来,明日就能卖出钱。
细细说来,杏花庄也有一年没卖这稀罕物了,他们这半日工夫也炒不得许多,杏花庄多少也能都吃下来。海棠如此琢磨,也便放下心来。
送走三人,张二娘松了口气,关上院门,她却突然拉了海棠到跟前,忧心问道:“海棠啊,你姥姥家做这生意,我是高兴的很,只是马上咱们这一村子的干果就要出来了,这可怎么好,镇子就这么大,也卖不出这么多。
何况,这货多就价贱,如果价钱太低,咱们让大家伙劳心劳力的拉回来,这不是坑了人家吗?”
这问题海棠一早就考虑过了,之所以还这么明着让大家去摘果子,自然是有她的算计。
这板栗和核桃,保存期长,一年四季都可销得,并不是什么时令东西。
海棠打算先把这些果子都收上来,不急着卖,慢慢一点点出去,这样一来,这镇上还是能吃的下村里的这点存货的。
退一万步讲,就算镇上糕点铺子吃不下,海棠也还有后手。
板栗是炖汤的好材料,可以直接卖酒楼,送菜市场也可以。
她打算给镇上送货时,顺便着多找几个酒楼老板推销推销去。当然这不是主要的,大头还是,他看上了王富贵家的航海生意。
第130章:回家
她心里一直有个隐隐的主意,只是还没有琢磨透彻明白。
如果能够把这些山货跟王富贵的航海生意挂钩,别说是这么点干果,就是再来十倍的果子,都不在话下。
而她更琢磨着,如果家里的食盐能搭上王富贵的顺风船,那以后的日子,就真是睡在钱堆堆上了。
当然这一切都还只是她一厢情愿的猜想,在没有实施之前,她是不会跟任何人透漏一个字的。
想了一通,眼瞅着张二娘还在瞎琢磨,脸上也有些微微的忧郁,海棠一把抱着她娘,摇头道:“您就甭操心了,管好自己和我的小弟弟,等到时候,我自有法子。”
张二娘看她一脸笃定,无奈笑道:“早知道你鬼主意多,你既然已经有了办法,那娘就不管了,丑话说前头,你可千万别让乡亲们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