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农女忙种田_作者:一碗姜汤(211)

2018-02-09 一碗姜汤

  “没没有”杜鹃慌忙朝东屋内瞅了一眼,海棠马上明白过来,连忙压低声音。

  “海棠妹妹,我要回家了,你陪我回去吧。”

  时辰还早,不急着做午饭,海棠送杜鹃回家,张二娘也没说什么。

  杜鹃抱着孩子,海棠跟在她身后,沿着铲出来的小路溜达,说了一路的悄悄话。

  晚间大山带着桩子回家,也拉回了一车的年货,有肉有鱼,有零嘴,有糕点,还扯了好几匹鲜亮的棉布,扯回来给一家老小做衣裳。

  桩子围着板车叫的欢,就连小阿福,也睁着大眼睛,这里看看那里瞅瞅。

  吃了午饭,收拾完置办的年货,一家人又开始午睡。

  到了晚间,天又开始落雪,这一次落雪,天又跟被捅破了窟窿似的,一直从年头,下到了年尾。

  终于在正月十五这一日,雪停了,久违了一个多月的太阳露出了正脸。

  家家户户忙着打扫,翻晒,海棠家也不列外。

  日子虽然平淡,但也过的飞快。这个冬季,海棠和桩子又长了许多,去年头做成的新衣,才穿了一年,今年就只能将就了,这还是往大里做的。

  海棠已经比张二娘还高了,人也越发苗条出挑。

  自从太阳冒了尖尖头,便日日都是艳阳高照。

  半个月过去,村里村外的雪花已经化完,气温回升了许多。只是黄土路上依旧泥泞不堪,没有一处好走之地。

  转眼进入三月,野草一夜之间绿了大地,似乎经过一个冬天的打熬,野草也憋坏了,这一冒头,就发了疯的猛长,处处可见重重葱绿。

  田野里的野花争相竞开,河边路旁的垂柳也冒出新绿,处处一片生机勃勃之象。

  村东头黄土路边,停着一辆驴车,柱子依靠车辕,双臂环胸站着,似乎在等什么人,驴车前头的毛驴,打着响鼻,咬住路旁的青草来吃,这片刻工夫,路旁的一簇嫩草就被它啃得只剩下草桩子。

  海棠背着背篓,着一身清绿,如一只灵巧的兔子,欢呼着飞奔而来。

  到了跟前,两人相视一笑,也不多说什么,她跳上马车,他举起手中长鞭,朝空中划拉一鞭子,驴车缓缓前行,往镇上走去。

  “今日怎会这般高兴?”驴车飞快前行,风吹的袖袍猎猎作响,他头也没回,大声问道。

  “闷在屋里,闷了几个月,现在能出来换气儿,肯定高兴啊!”

  海棠大声回道。

  风大,声音小些就会被吹散。

  “我还有十来天就要出海去了你在家,帮我多看着些爷爷。”柱子转过身子,朝她说道。

  “那是当然,你不在,我娘也会跟我一起看着的。”

  柱子沉默了下,没说话,嘴角的弧度微微上扬,须臾扬起的更高些。

  第149章:进城议事

  “柱子哥,”海棠突然记起一件事来,忙提醒道:“你出海后,帮我打探打探,看能否买到酿酒的原料,如果找到了,你帮我买些回来,可好?”

  “你要那东西作甚?”柱子疑惑,问她。

  “你别管我,帮我弄到就行。好吧?”海棠没有打算说实话,她的秘密,就算是柱子,她也不愿意他知晓太多。

  “嗯我尽力。”柱子的后背微微僵硬,过了片刻又舒缓下来。

  海棠又依着老样子,依靠在板车上。

  耳边风声呼啸,土路颠簸,上下起伏不匀,头顶的蓝天白云,如行云流水般而动。这样的时光,这样的美景,就算是看千回万回,她也看不够。

  满香楼很快就到了,柱子目送她进屋,他去找相熟的兄弟会会面。两人商定好,半个时辰后还在这一块地方聚首。

  天日还早,小二的引海棠入花厅等待。

  片刻工夫,王老板挺着大肚子进了门,一番寒暄之后,进入正题。

  干果关系着全村人,几天前,大山便去合计过,现在全村上下剩余的干果,还有两万斤左右,这么大的数目,关系到的人多,海棠先说与王富贵听。

  王富贵听完,微微颔首,捋着短须来回跺了一圈步,半盏茶功夫后,居然点头应了!

  干果他愿意收购,可惜给的价钱不高,也就五文一斤。

  海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这逆天的运气!这难道便是穿越人士的外挂吗?

  当然震惊归震惊,转头她也马上捋清楚了细账。

  二万斤果子,如果全部卖给王富贵,满打满算也就能得十万铜钱,也就是一百两银子。这点钱对于王富贵而言,也就是毛毛雨。些许小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