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农女忙种田_作者:一碗姜汤(218)

2018-02-09 一碗姜汤

  众人皆点头。

  时日不早,家家人都还饿着肚子呢,该说的都说了,众人也趁着天还有亮,赶紧散了。

  海棠家也草草吃了晚饭,收拾完毕,一家人围坐在油灯下算账。

  张二娘又开始细细数起银子来,今日一共得了二十四两银子,海棠这一趟上镇,不仅给村里添了财,便连自家的食盐问题也解决了,这样算下来,家里每隔一段时日,就能有进账,张二娘不敢细想,一想就欢喜得都找不到北了。

  桩子今年也有十岁,彻底长大了。安安静静陪坐在一旁,看着她娘冒着星星眼数钱,脸上也带着满足的笑意。

  今日晚上注定是清水村的不眠之夜,就连二婶子春杏家和杜鹃家,白日里再算过一笔账之后,还是一口气把干果全卖出去了,欢喜的欢喜,懊恼的懊恼,那些捡的少的,也只有后悔的份儿。

  夜慢慢深了,村里的油灯渐次熄灭,月牙儿挂在天际,守护这一方的安宁。

  第二日早,全村男女老少都去了远松家门口的打谷场,一早儿便传开,说村长有重要事情宣布。海棠一家揣着明白当糊涂,跟着大家一起去,一起听。

  远松把昨日商量出的那分配法子原原本本说与众人,有叫好的,也有争议的。抬手表决之后,这集体按人头分钱的法子,还是通过了。

  二癞子媳妇上蹿下跳,不赞同,说她男人本事,可不止搞那么点儿数量。这话一出口,联想到去年夏天他卖小农虾那倒买倒卖的本事,村里人便知了底细。

  有不齿他家当着吸血蚂蟥,偷这份懒的,也有些动了心思,要效仿他的。

  远松这时候开口给大家提个醒:“以后外村的果子,不允许个人收购,咱们跟王老板商量好的,先收咱们的货,如果咱们的货太多,价格肯定就高不上去,即便王老板生意好,咱们的货不够他卖的,那咱们村收购别村的,再卖出去,也还是按照这个人头算钱,不允许私自买卖。”

  海棠听完,情不自禁点头,远松考虑的更长远些,只要把这果子垄断了,以后就是清水村独一无二的生意。

  当然,她也有这份信心,只要这盐巴,花椒,山药,一日还在这清水村,为了这几样东西,王富贵也不至于拿这点干果钱做文章。

  开完会,男人们都留下,女人孩子们先散去。海棠估摸着他是要组建巡逻队,派人上山护林去。

  现在已经进入三月,又到了一年一度最忙碌的时刻。

  欢喜过后,村里人又恢复了忙碌的农耕生活,闲置了一冬的田地需要除草,耕种,浇水,施肥,没有现代化的劳作机械,全靠一双手,效率极低,人也疲惫不堪。

  村里的喜事却一件接着一件的传来了,似乎自从干果子收购上去之后,清水村的后生们个个都成了香馍馍,媒婆们一个接一个的上门提亲,说的还都是些殷实人家的闺女。

  这大姑娘主动提亲事,在清水村来说,还是头一遭,往日哪家闺女不是宝贝着,哪里还会主动求到男家去呢?这可乐坏了村里人,不过十来日的工夫,村里已经办了两场喜事了。

  农家人嫁娶,简单省事,两家父母相看,双方条件相当,对对方的儿子闺女也满意,这事儿就成了,合了八字,不出意外,就能置办酒席。完全不会顾忌后生姑娘双方是否欢喜。

  这样的盲婚哑嫁,村里人没有认为不妥,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年轻的男女也似乎默认了。

  海棠咋舌,生怕自己也摊上这样的事,忍不住给张二娘打了好几回预防针。

  吃了几回喜酒,张二娘也跟着欢喜的眼睛都弯了,笑话海棠没羞没躁,之前还不急,现在也知道为自己打算了。

  张二娘完全没有接收到海棠的重点,让她无奈。好在还有几年时间磨蹭,她相信,凭着自己的水磨工夫,总会让张二娘站她这一边。

  村里人娶亲,有了高兴有人愁,这天晚上,杜鹃上了海棠家的门,哭丧着一张脸。

  第154章:杜鹃(一)

  海棠拉着她进了闺房,追问一番,这才知,她娘受了刺激,要为她择婿了。

  海棠心里咯噔一下,这刺激,该不会是又提到那一茬了吧?

  正要问,杜鹃哭哭泣泣说道:“哪些小媳妇儿,真正不要脸,都还未到及笄的年纪,就嫁过来了,是怕村里的后生被抢光了还是怎的”

  海棠惊愕,琢磨一番后也明白了她娘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