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农女忙种田_作者:一碗姜汤(297)

2018-02-09 一碗姜汤

  张二娘抬眼一看,倒抽一口凉气,桩子眼皮肿的跟个桃子一样,脸色红的堪比煮熟的虾子。

  桩子这是病了!

  张二娘惊吓的不行,赶紧出了屋门,抱起门口的阿福,急匆匆往后院里找大山去了。

  海棠刚刚洗好一屋人的衣裳,从外头进来,正准备来后院晾晒,这一下听了张二娘的叫唤,慌得一把丢下木盆,小跑着往西屋查看去。

  海棠是亲历过瘟疫的,也亲手给病人治疗过,当她把手按压到桩子肚皮上时,刚要按压,桩子就忍不住高声呼痛,此时海棠已经能够完全确定,桩子染上这莫名瘟疫了。

  屋子里张二娘吓得瘫软在地,哭喊着:“这这可咋办啊,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我儿等死啊”

  海棠稳稳焦躁不安的心神,轻声道:“娘,你赶紧把阿福抱走,屋子里我留着给桩子治病。这里以后除了我,谁都不要进来了。”

  这节骨眼上,张二娘怎么肯听她的话,也压根没听仔细,她哽咽着说道:“海棠,还是娘来守着桩子,桩子病了,娘不能看着你也病啊”

  第209章:救治

  张二娘这是急昏了头,忘记海棠曾经告诉过她,她在柳家庄避难时,出手救人的事了。

  好在大山反应了过来,一把抱起阿福,一手拉起张二娘,说道:“她娘,咱赶紧出去吧,海棠有法子给桩子看病呢,咱留在这添乱不说,还怕给阿福也染上呢”

  这一番话总算让张二娘清醒过来,她脸上稍微恢复了些人色,当下就顺从了大山,出了西屋,顺便把门也关上了。

  西屋里,病床前,海棠看着人事不知的弟弟,心里的焦虑再次汹涌上来。半个月前,她在柳家庄,给那些病人看病,从来都是心态从容,有条不紊,可如今,看着桩子躺倒在床,她这心里却没了半分底气。

  姜片已经切好,针孔也打上了,屋子里袅袅白烟升起。

  肚脐两旁的天枢穴已放了姜片灸上,肚脐也灸上了。现在桩子高热和腹痛齐发,海棠也只能先把他腹痛这一桩先稳下来。

  海棠记得前世的爷爷曾经说过,高热在中医看来,属于正邪相争时的一个表象,并不能完全算疾病,既然如此,那稍后些再解决它,应该不会出大事。

  海棠聚精会神,除了注意手底下燃烧的艾绒,防止它烧灼到皮肤外,还得盯着他的脸色,看他的变化。

  小半个时辰过去,桩子起先紧邹了眉头,脸庞痛苦扭曲,经过灸火的熏熬,渐渐一点点松懈,平静了下来,海棠提了半天的心,也随之慢慢落回原处,松快了不少。

  可她却不敢完全松懈,以她那些治疗经验,艾灸只能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她的手段不够,要想完全把桩子治好,还得找大夫才可以。

  可即便如此,这也算是难得的一点依仗了。

  艾灸需要背风,没了前世艾条安全方便,现在条件落后,只有采用这种直接烧灼的法子,虽然效果显著,可也有许多弊端,海棠必须时时保持精神,施灸时不敢有丝毫分神,生怕自己一不小心烫伤柱子。

  一个时辰过去,海棠大汗淋漓,出了房门。

  张二娘早就守在堂屋里,一见着她的面儿,腾一下站起来,拉过她的手焦急问道:“桩子咋样了?还烧不烧啊?”

  大山递上来一碗水,接话道:“你就不能让孩子歇口气儿再问”

  张二娘这才注意到海棠满头满身的汗水,又心疼万分说道:“哎哎,你快喝水,娘这一着急,就犯糊涂”

  海棠笑了笑,也没多说话,抬手就把一碗温水倒进了肚子里。

  把碗递回给她爹,海棠这才笑着道:“暂时没事了,他烧褪了些,还没全退,肚子没疼了,等到了下午,这肚子还会再疼,再灸上一次,就能压制住。”

  听了海棠这番话,张二娘也跟着吐出一口长气。

  酉时初,果然如海棠预料那般,柱子又开始叫唤起来,幸好海棠一直守在他身侧,紧赶着给他又灸上了。

  入夜,清水村再次恢复宁静。

  堂屋里,海棠和她爹娘商量桩子的病情。

  “什么你,你是说不管用,还得上城里找大夫?”张二娘蜡黄的脸上再现焦灼,还没等海棠说完,便打断了她的话。

  “娘,别急这瘟疫很是凶险,我这艾灸的法子也只能保住性命,要拔出病根,还得指望大夫”海棠难为情的挠了下脑袋,“要怪,也只能怪我没啥本事,当初当初在回春堂的时候,就没用心听人家大夫好好说,不然现在也不会像这样般,跟个半瓶子水一样,治得不上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