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农女忙种田_作者:一碗姜汤(312)

2018-02-09 一碗姜汤

  海棠虽然没看清那人的样貌,但心里还是高兴的很,也把这群守门的在心里骂了个十八遍之后,才罢休。

  城门很快便开了,众人排起了长队,海棠一家跟随在大队人马身后,慢慢往前挪去。

  有了这都尉的威慑在,这群兵痞再不敢收众人钱财,只登记好了各人姓名,户籍,所往何处之后,就把一群人放了。

  城外的灾民实在没有料到能如此顺利进城,人人脸上皆露出一脸微笑,麻木许久的脸庞也现出了几分颜色来。

  海棠一家自然高兴不已,能够省银子,这般好事,当然是求之不得。

  众人再次高声呼喊,把那都尉大人感谢了一通。也不知那背着身子,站在塔楼之上的男人到底听到没有。

  这一次确实是海棠她们走运了,且说这都尉大人十天半个月都不来巡视一回,好巧不巧的,恰好今日出来,恰好被她们遇上,也算是她们天大的福气了。

  进城后,一众人便四下散开了。海棠紧随着她爹娘,这才有工夫四处打量这闻名多日却不得见的西河城。

  入眼处,只见高楼幢幢,酒幡茶幡飘扬,脚底下也是青石铺路,不见黄土一分。

  城门街道口处,行人多不胜数,男女老少,接踵摩肩,甚至还有些异域之人夹杂其中。

  看那大高个,深目高鼻金发,跟前世所见的欧美人挺像的,海棠咋舌不已。

  按理说这时代缺这缺那的,什么都缺,怎会有远隔万里的异域之人来这西河城?难不成现在跟大唐盛世一样,也是某个盛世年代?

  海棠呸呸呸了几声,饭都吃不上了,水都没得喝了,人都在逃命了,也没见着啥官衙的救命手段下来,打死她都不信,这是啥盛世。

  再仔细打量,海棠总算看出了一丝端倪,只见这满街的人,虽然人多,但大部分还是一脸菜色,众人身上的衣裳,也不见什么出挑,麻布衣裳居多,绵绸,绸缎的少之又少,而更多的还是如海棠他们这般,浑身脏污,衣裳破烂的叫花子。

  车多,人多,路便走的格外慢。

  张二娘已经把阿福抱在了怀里,这可也眼不得歇,看个不停。

  一路走走停停,一家人停在一家包子铺前再也走不动了。

  闻着鼻端新鲜的油脂香味儿,海棠的口水都要掉下来了。

  “爹,娘,咱们歇歇脚,吃口饭再走吧,这天也快黑了,咱们也得商量着,找个地方落脚才是”

  海棠转头对着张二娘和大山说道。

  是人就得吃饭,一家人车马劳顿早就饿了,张二娘便点了点头,应了吃饭的话儿。

  包子铺外头有几颗成年老树,树下支着几张木桌,此刻有张木桌还空着,没有客人。

  海棠把一家人往那空桌处拉去,大山把板车也拖到僻静处,免得扰了行人走路。

  早就有机灵的小二,殷勤着跑过来接待,只是仔细瞅过他们一家子的打扮之后,这脸上的笑容便僵住了。

  海棠一转头瞅见了小二的那副脸孔,她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却也并不点破,只拿出了一钱银子,压在桌面上,朝着他高声道:“给我们上两笼三鲜包子吧,再来五碗混沌”

  那小二的一愣,听海棠这样熟门熟路叫出了菜名,还有些疑惑,目光再一扫,瞅到她手底下按着的碎银子,这僵了片刻的脸便彻底绽放开来,笑的跟朵花儿似的了。

  “好勒,各位客观请稍等,包子混沌马上好”说完便屁颠屁颠去后厨报菜名儿了。

  海棠冲着他的背影撇撇嘴,心道:这些看人下菜碟的,不管古今,都是看衣裳。穿着好看,就认为人家有钱,穿的孬些,便觉得人家是穷光蛋,着实可恶

  第220章:安顿

  要说这样的包子铺,这时候跟前世也没有太大区别,都是把招牌菜挂在门外显眼处,海棠头一眼便瞅见了,这字是用繁体字写的,她也认得个囫囵饱。

  招牌上菜式不多,也就是普通的乡野小菜,反而是包子和混沌,有些日子没吃了,欠的慌。

  店里人还有些多,多是些乡野之人,穿的也一般,见了海棠一家的狼狈样,捂着鼻子皱着眉,远远的避开,好似他们真是那要饭的叫花子。

  海棠大刺刺坐着,丝毫不为这些乡人的举动所触动,反而是大山和张二娘,此刻脸色冒红,好像有些不好意思。

  “爹娘,咱们是花了银子来吃饭的,又不是要饭的,心安理得吃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