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毕,日头正好,春日里暖意融融,便是个常人都觉得困乏不堪。不出片刻工夫,张二娘眼皮便抬不起来了,挣扎了几下,就瞌睡过去。
安顿好张二娘,待她睡熟后,大山才离开东屋,拿了锄头水桶等家伙式,往地里去了。
桩子也再次跑小河沟抓虾子。
黄泥小院重归于平静,只那房顶院外,也不知哪来的野猫子,叫的绵长凄厉,扰了这难得的安宁
海棠收拾干净碗筷,就坐在院里的桃树下开始收拾小龙虾。
张二娘因为有了身孕,胃口变得很差,这中午的饭菜,也只是动了两筷子便吃不下了。
孕妇的营养不能缺,海棠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挖空心思琢磨饭食的新鲜花样,一心一意要把她娘给伺候好。
野猫叫了一阵,忽然便蹿走了,小院里彻底安静下来,春风吹在人脸上,暖洋洋的,让人懒得恨不得睡上一觉才好。海棠慢慢清洗小龙虾,洗着洗着,这脑子里的思绪又跟野马般天马行空起来
现在家里的干果已经不多,也都炒制出来了,只需要隔一段时间往镇上送货就可以,而盐巴的事情还没有头绪,只能暂时放在一边,更何况她娘现在有了身孕,去西河城的事,这一时半会儿的,可能是没影了。
海棠叹口气,好在还是有些小收获,干果暂时还能给家里带来进项,这菌菇晒出来之后也能是笔收益。
想到这一茬,海棠这心里稍微踏实了些,她就是操心的命,愁完这一桩,下一桩又来,何日才消停啊
日暮时分,柱子拉着一车红木箱子归了家,满满一车大礼没有退回去,驴车行走在乡间黄泥地上,看着很是惹眼。
海棠去河边洗完菜回来,远远瞅见了,还是忍不住咂咂嘴,这有钱人真的是有钱啊,何年何日她要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就好了。
老李头去了地里没回家,家里四处都是冷冷清清,没个人气。村里鸡鸣狗吠声不停,家家炊烟起。
柱子赶了驴车进院门,看着空荡荡的院落,他心里头也空落落的,丢了覆肩的绳子,扔了赶车的鞭子,在这微微昏暗的天光里,少年独坐在院中的小杌子上愣神
天微微擦黑,张二娘便躺不住了,海棠也不知道做的什么美味儿,这辛香爽辣的味道勾得她不停的咽口水,一整日进食无多的肚子也叫的欢快起来。
她起身进了厨屋,屋里掌着油灯,海棠一个人在锅灶边忙活,张二娘便要过来帮海棠打下手,海棠哪里舍得,好说歹说把她娘给赶了出去。
昨日还忙得昏天暗地,现在转身一变,成了大闲人,张二娘无法适应这样的大转变,她跟以往一样,像个阅兵的将军一样,来清点她的战场。
她晃悠到了前院,先看了看鸡窝,鸡子们吃饱了食,已经上笼了,张二娘满意点点头。
旁边的兔子窝里,菜叶青草堆积的很高,小兔子们吃的正欢着呢;圈里两头小崽也把脑袋埋进食槽子里吃的吧嗒吧嗒响。
张二娘看着这一切,终是放心了,海棠还是个能干的,把这家里操持的井井有条,无需她多费心。
天色已经暗下来,桩子却还没有回家,同样都是一个娘肚里出来的,怎的差别这般大呢?张二娘有些气恼,出了院门就去寻这野孩子。
张二娘撑着后腰先来了柱子家,进了院门就见着柱子一人呆坐在院子里,茅屋里一片昏暗,也闻不到半点油烟味儿,张二娘有些心疼,叫道:“柱子啊,怎的不开灯呢?”
第68章:小聚
“哦,是婶子呢。”柱子回神,笑着起身,“这不刚到家,坐着歇口气儿呢。”
“这是还没生火?你爷爷呢?”
柱子不好意思的摸摸后脑勺说道:“还没呢,这会儿歇够了,这就去做去。爷爷还在地里头呢。”
张二娘顿了顿,看了看天色,接着道:“这都黑了,你爷孙俩就去婶子家吃一口去。这就去地里头喊你爷爷一块儿过来。”
张二娘有了身子,也不知怎的,突然这心里头就软乎乎的了,就怕见着没娘的孩子受苦,过来见了柱子冷锅冷灶的,越想越觉着柱子可怜,这邀人吃饭的话儿不经脑子就出了口。
“那可好,婶子我可不客气了,这就去叫爷爷去。”柱子又惊又喜,
想到马上就能看着海棠,想到她的模样,刚刚还如一潭死水的心马上就跟丢了颗石块一样,水花四溢,高兴的都要欢呼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