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科场捞人上岸_作者:斜阳边鹤(203)

2024-11-30

  太祖建朝后,充分汲取历朝历代皇室夺位之祸的教训,当然,也可能是他模糊地察觉到三个儿子之间的暗流汹涌,因此下了严令,后代子孙不得自相残杀,违者直接叉出族谱。

  总之,这条禁令的潜台词就是,你们三个龟儿子,但凡有搞暴力内耗的,都不是他老宁的种,是当初应该射到墙上的!哪怕真当上皇帝,也视同篡权夺位,名不正言不顺,天下可群起而攻之。

  威胁单威胁,可万一真有龟儿子听不进劝呢?

  手心手背都是肉,三个龟儿子再赖都是元皇后生的,太祖不舍得叫他们当中任何一个吃一丁点儿苦。

  为此他又特意改了律法宗法,令亲王、郡王若犯事只夺其封号,不夺其俸禄,只禁锢高墙,不伤其性命,甚至还严禁后世子孙变更这两条。

  当然,明着不能杀,不代表暗着没办法。

  神宗又不是那种讲道义的人。

  泰王没被暗搓搓弄死,第二要谢的就是太子。

  是他打着试药的名义,愣是在神宗虎口下,抢回泰王一条命。

  如果说泰王活蹦乱跳,靠的是亲族荫蔽,那他还有劲持续作妖,就全靠天赋异禀了。

  苏训大步引着顾悄往后院去,一路僧者无不垂首行合掌礼。

  也有不少香众打扮的“群演”,探头探脑,一副想加戏又不敢的殷切模样。

  直看得顾劳斯眼皮直跳。

  唯有朱庭樟,畏畏缩缩问出一句。

  “那……那不是韦大人吗?那……那个好像是工部侍郎林大人……就这么互相装作不认识,对……对治水是有什么益处吗?”

  顾影朝狠狠锤了他后背一记。

  “有时候好问,不一定是勤学,还可能是太蠢。”

  赵随风心疼他智商,好意点拨他一下。

  “太子奉命治水,怎么可能只身前来?你认出的这两位,都是治水名家。”

  韦大人不是旁人,正是韦岑父亲。

  他乃治河起家,九年淮河大水后,亦协理治淮。

  便是在与顾冶配合固堤时,唯一的女儿,同女婿一同被大水卷走。

  韦岑是他幺子,也是仅剩的孩子,所以他才难得动用职权,将韦岑从水司调离,送去安生些的户部。

  而工部林侍郎,正是掌理全国川泽、陂池水利之事的分管副部长。

  今春至夏,雪雨不绝,未到雨季,长江流域各处都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连续暴雨,连老百姓都感知到气候异常,必有大涝。

  朝廷又怎么可能毫无准备?

  明孝太子来,自然会带着豪华治水团一道来。

  至于为什么明孝强装不识,顾劳斯摸摸下巴,大概是想先当一个无能的吉祥物,钓钓牛鬼蛇神吧?

  最令人起疑的,便是凿堤泄洪这事本身。

  古人治水,极少有这样极端的案例。

  不治先溃,看似合理,背后尽是不合理。

  而且,溃,也不是先溃安庆府。

  再上头荆州、洞庭,尚有一扛之力,怎么安池就得先破了呢?

  小顾雷达滴滴滴发出警报,总觉得……明孝在下一局大棋。

  “一来就叫琰之看笑话了。”

  宁云闻讯,含笑亲自迎出来。

  他脸色苍白,脚步虚浮,瞧着不像是向好,反倒是病气更重了。

  也不知是治水操劳的,还是治泰王操心的。

  顾劳斯最受不得太子热情,赶忙撩衣摆要跟着大部队跪。

  腿还没弯,就被宁云身旁的明孝卫指挥使一个巧劲,按了回去。

  宁云眉眼弯弯拉住他,“你我投缘,我拿琰之当弟弟看,就不用讲这些虚礼了。”

  当弟弟看?

  那干脆自信点,把看字去掉吧。

  想想此行目的,顾劳斯摸到竿子立马不客气顺着爬了。

  “你把我当弟弟,我也视你为兄长,既如此,不如你我直接拜个把子吧。”

  这话一出,宁云愣了愣。

  寺里寺外,明察的、暗访的,亮相的、潜伏的,知情的、不知情的,都被这无耻的提议镇住了。

  唯有榉树临风,挲挲作响。

  时不时惊掉下来一两个绿果果。

  场面静止三秒后,顾劳斯冷漠脸抽回手。

  “是草民唐突了,原来太子殿下就是说说而已。”

  宁云笑开,“不是,是兄长我脑子一时没有转开。”

  他即刻吩咐左右准备香案,竟是一副说干就干的模样。

  二人各怀鬼胎。

  宁云虽不解,真叔侄为什么硬要拜假把子?但不影响他花式打感情牌。

  顾劳斯暗自窃喜,只要他把生米做成熟饭,就算明孝以后有幸刮开防伪码,也怪不得他欺君了。

  只是这假把式终究没有拜成。

  一阵喧嚣铜锣吵闹从长江堤上蜂拥而下,一路奔进了城中府衙方向。

  “不好了,不好了,马报来了!”

  几个原在寺内装群众的老臣一听马报,立马装不下去了。

  他们翘着胡子挤到明孝跟前,“太子,治水不可儿戏!马报起,洪峰至,如何能叫池州府不战而屈,平白再淹掉良田千亩?!”

  “殿下,我们切不可一而再地贻误战机啊!”

  旧时水情,等同于战情,亦有专门渠道投递。

  根据汛情紧急程度,又分羊报、马报两种。

  如果汛情不是很紧急,洪峰强度不是很大,一般用“羊报”进行汛情传递。

  所谓“羊报”,就是由水性好的士卒,乘羊皮筏顺流而下,沿途将刻有水位信息的水签,扔到河中。

  这种羊筏,将大羊剖腹剜去内脏,晒干后缝合,浸以青麻油,使它密不透水,充气以后可浮在水面。而负责报讯的士兵,须同羊筏绑在一起,入水前食“不饥丸”,在惊涛骇浪之中,沿各河口岔道投掷水签,可谓九死一生。

  各地防汛守卒会在缓流处收到水签。

  地方官员便可根据水签提供的水险程度,迅速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各项应急预案。

  如果汛期很紧急,水势很大,则就会启用耗损更大的“马报”报告汛情。

  为了将大汛在最短时间内通知到中央和地方,沿河地方卫所须备足日行百里的良马。一旦出现河水陡涨,快马带着汛情,将沿河堤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师及下游官府。

  以黄河为例,上自潼关,下至宿迁,每三十里为一节,马报一日夜可驰五百里,速度甚至快于洪峰。

  自古都是河患多、江患少。

  甚至古语曰:有河患,无江患。

  这些原是河淮报汛的办法,程先主政江西,便也带到了南方。

  马报的蹄声,头一遭响彻在皖江堤岸上。

  却令刚刚沉寂下去的府城,再次沸腾起来。

  不知是谁,高呼一声,“大洪水要来了,城要破了,城要破了——”

 

 

第127章 

  “蛇终于出洞了。”

  城中这一出, 苏训似是早有预料。

  只是他这一声叹息很快淹没在一阵疾呼中。

  “连日晴好,哪来的洪水?”

  一个穿着奇怪的老道风风火火从外间闯入。

  花衣杂巾,破旧拂尘上还卷了两根稗草。

  十分的不修边幅。

  门后洒扫老头闻声扔下扫把, 赶忙拦人。

  “老牛, 如此喧哗, 成何体统!”

  “可去你的老马, 这都什么时候了?”

  牛老道一把推开马老头, 跟头斗牛似的,急急往里冲,“苏大人, 近几日上游诸地道纪司都不曾报雨, 无雨又如何有汛?咱们快快将那胡乱跑马的造谣头子拿下!”

  可见自古天气预报准不准另说, 气象台权威一直不容挑衅。

  只是等他刹住jio, 一抬头对上的竟是明孝太子。

  “嗝,殿……大……大公子。”

  他气愤地倒车几步, 狠狠扯住上官袖摆。

  “马监正怎么也不提醒提醒咱?!”

  马监正夺回袖子,捞起倒挂在门前金刚上的破扫帚,低斥道。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斜阳边鹤 穿越时空 科举 逆袭 权谋 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