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吧贵妃_作者:宋御(745)

2018-02-09 宋御

  柴榕不在,贵妃便主动提出接柴家二老过来长住养老,被柴老爷子一口拒绝。

  他一生戎马,年轻时也想着拼博过上好日子,可是转眼一辈子,他都习惯了这样的苦日子,进出四儿媳当家的宅了,总好像是客居在旁人家。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哪里都没有自家舒服。

  那是他的家,他说了算。况且他跟着住进将军府,老大老二呢?住进来一家子人伸手向四儿媳要钱过日子吗?

  不带他们进来,那这家是分了吗?

  柴老爷子到死都是不打算分家的,便是分家他也是和长子住,这是规矩。

  贵妃诚意尽到,柴老爷子不受她也便不勉强。当初柴榕封赏的百两黄金千两白银她要分给柴家二老,二老就分文没收,这时贵妃便掏出一百两银子修缮柴家。说是修缮其实就是拆了重建,同样大小的院子圈出来的地,建成了俨然城里两进的院子,自此柴家便成了桂花村第一大户。

  此事柴二嫂最为积极,力图赶在她闺女出嫁前将房子建好。到时从这里出阁,也让婆家能高看一眼。

  而柴二哥和柴武也为了柴芳青的婚事早早预备出时间,提前回家,正好一家子齐心齐力断金。

  村里人都感慨柴榕在外打仗,把西梁军给打败了,加之柴家本来的好人缘,主动前来帮忙的人几乎踩烂了门槛,左右不过用了半个月就将宽敞气派的房子建好了。

  贵妃见人们热情不减,索性掏银子请一些没挤上去的壮汉将顾家也拆了重建了,把顾老爹乐的胡子都翘起来了,直向人道生了个好闺女,得了闺女的福。

  一阵忙下来,眼瞅着就进了六月,天气渐渐热起来,柴芳青的婚事就在眼前了。

  这时的杭玉清也被杭夫人圈在家里读书,再不允许他往柴家跑,生怕传出些不好的传闻——事实上以前围绕着她儿子身边的就没好的传闻,连他自己努力考过了县试都被认为是他家老子放了水。

  不过杭夫人关注的重点不是别人说不说杭玉清的成绩是靠放水得来的,她关注的是有人竟怀疑她家老爷放水,事关她家老爷的名声!

  她要杭玉清拿出真实成绩来让那些人好看,务必考过乡试,给所有说他家老爷放水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杭玉清最后越狱成功,跑贵妃这里诉苦,贵妃也只是心不在焉的听,好在不多时杭夫人便找上门来,将杭玉清给拎走。母子俩你一言我一语的好不热闹。

  贵妃目前杭家母子离开,望着一碧如洗的天空有些恍惚,六月末了,柴榕来信说是圣上召见,他要进京。

  算算时间,应当已经到了。

  她早知柴榕非池中物,如今到底一飞冲天,应了她的话。

  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可是,从来富贵险中求,多少人奔着前程,可是又有多少人死于路上?

  第514章 祸害

  贵妃在明阳城望眼欲穿的柴榕,此时一路快马加鞭带着五百兵将赶往京城。

  京城,柴榕是不想去的。

  他已经升为将军,大抵是足够强大,能够保护阿美了。他日日想念阿美,就想着战争结束再挺个几年就能回家和阿美团聚。

  他还傻乎乎地盼着那一日的到来,谁知后来才知道当了兵就是一辈子的事,要么战死沙场,要么一路加官进爵,要么等他老到不能动了,既没战死又没前程,就只能让他儿子接替,这才算是一个完整的圆。

  让儿子接替……柴榕想想木墩儿还不够他腿长的小身高,觉得日子漫长的没有边际。

  他要何年何月才能见到阿美?

  知道真相的那一刻,柴榕后悔了,当时踹折陈虎的一条腿太便宜他了,早知道连腿带命根子全给他废了!

  阿美教他内敛,这些话他也只是在心里琢磨,面上虽不露,可是骆易还是看出来柴榕对上京不甚积极。

  骆易其实也不太积极,回京城意味着麻烦,还不如在边疆大块吃肉大口喝酒。

  可是除了圣旨就是一封加一封的家书,都催他回家——不是回京,是回家。用字不同,对骆易的意义也不同。

  只是这家回的心不甘情不愿,他就更要拉着柴榕一块儿了。

  他不管说什么带他去就一定荣华富贵,可是京城吃的用的玩儿的,开开眼界也好。给嫂夫人派人送回去一些,尝尝鲜也好。

  万一这次进京入了皇上的眼,封官进爵,就算不在京里赏个宅子,皇上也不白见,不要不出差错,封赏是少不了的。毕竟把西梁人给打败了,显示了我大齐国威不说,一扫之前的兵败,总算勉强笑到最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