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位大臣好。”她道。
俩位大臣觉得奇怪,怎会有女子到处?这是一个极为安静的地方,连下人都不曾进来过;康熙要史记都是由大总管派人过来拿。
他们站了起来,微笑道:“不知您是?”
“我是后宫的璁妃,有事请教您们。”
听到是妃子,便跪地而请安,慕容和让他们起身;便和他们道出自己来此的目的;大臣听了很是惊讶。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回娘娘,这史记只要进入皇宫的都要记录下来,皇上讲了,必须让我们刻下。”
慕容荔儿也知道这是他们的职责,但是没办法,她不能让自己留在史记上;她拿出几个黄金,道:“我不能留在这史记中,还望大臣你们能见谅。”
他们见到慕容荔儿那么诚恳,便收下了;拿出有关于慕容荔儿这几年的史记,交到她的手里:“娘娘便在这了。”
接过去的慕容荔儿有些开心,她便可以看看在他们眼中的自己……
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元节
慕容荔儿发现她在史记中并没有任何可以顾虑的念想,因为记录地非常少,而中间还有三年是不存在的;而且在他们的记载中,她只是慕容荔儿,是慕容尚书的闺女,再无其他,而且就是一个妃子;这也很符合情理。想着要将此事删除,又觉得不应该!
记载大臣见慕容荔儿在犹豫,便问道:“不知璁妃娘娘有何想法?”
慕容荔儿
慕抬眼望向他们,道:“本中并无想法,这记载中的便不用删除了;只不过从今日便不要再记录在册子里了。”
俩位大臣听慕容荔儿这样讲,都惊讶了;这要是不记载下来,改日康熙知道后,便会让他们吃板子;他们拱手道:“娘娘,万万不可,要是被皇上知道,微臣两人是要掉脑袋的。”他们真的怕挨板子掉脑袋!
容荔儿道:“你们放心,本宫保你们没事儿……”虽说在现实中或许有慕容尚德府,可在历史记载中并没有!要是她在大清里真的有如此的震撼;为何她却从来没有见过?要是真的记载了,那以后的一切都会变了,历史上便会多出一个她了。
“这……”其中一个大臣还不放心。
慕容荔儿自信地道:“你们放心,我慕容荔儿不会连累你们的;这事本宫亲自跟皇上讲。”
大臣见慕容荔儿有保证,他们也放心了:“那微臣便谢过娘娘了。”他们肯定按照慕容荔儿的做。
而慕容荔儿则离开之后,让徐橙带她去见康熙,康熙觉得这是慕容荔儿最自觉的一次,自己来找他;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只见慕容荔儿道:“皇上,臣妾要求不将臣妾记录在册子里。”
康熙惊讶地抬起头:“你知道记载这事?”
慕容荔儿自信地笑了笑“皇上,哪有我不知的,别忘了我从哪里来?”她的一句话点醒了康熙!
可康熙倒觉得,她只是一个妃子,并不出名;如果不记载,哪天连自己都忘了;他微笑道:“朕会命人帮你独立记载,然而会成为世人永不知道的妃子。”康熙这是要封众人之口,虽说要有记载,但这些都要成为最秘密的;任谁都不能泄露出去,这记载的一切全由康熙一人保存;直到死也要带进棺材里。
听到康熙吩咐徐橙这样做了,她才放心下来,她知道康熙无非就是想以后看看这些过往;哪怕她消失了,至少有这些记载当作纪念。突然间她发现,康熙是真的爱她的,为她想的是如此之多;而她也想到皇太后的嘱咐,大清的祭天自己真的不能去,不然一切都白废了;有去祭天便要记在史册里。
她抬头望向康熙:“皇上,月夕我要留在后宫里,陪孩子们过节。”她确实也是想陪孩子,有两种想法。
康熙听了大吃一惊:“为何?”他站了起来,神情很紧张:“陪孩子过节明年也可以有。”
慕容荔儿摇了摇头:“我竟然不想被写在史册里,那便不能去祭天。”她说的话点醒了康熙。
第六百五十八章 中元节(1)
自从慕容荔儿不在中元节去祭天之后,康熙也命人将祭天仪式提前举行;那是一个盛大的仪式。他要赶在中元节之前回来。
而他出一趟远门,就得皇宫里上千人恭送,现在的人都有后宫所有妃子,还有皇太后和一些大臣;以及所有宫女和太监。这一次的祭天仪式康熙穿着龙袍带着龙冠帽;只见他走近慕容荔儿,在她身旁道:“等朕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