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氏侧身,回复婢女道。
婢女面无表情的点头,交待好一切事宜后就步履匆匆的离开了。
姜怀大将军并未做什么言语。
姜氏拉着阿瑾的一双玉手,若有所思。
当晚,姜怀大将军与主母姜氏,还有阿瑾三人都如约来到皇帝的大殿内。
歌舞升平,一派喜色。
皇帝见姜怀来了,便面带笑意道:“大将军,请。还有姜夫人和姜大小姐,二位也坐下说话吧。”
第十七章 鸿门宴
“多谢皇上。”
姜怀不知晓皇帝的意思,但君王之心总是令人捉摸不透的。
见客至,舞女们一拥而上,来到了正殿,纷纷舞动着傲人的身姿,纤纤细腰扭动着,十分轻巧灵活。
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乐器声响,尉迟夜似乎沉迷于这种乐趣之中。
“大将军,朕今夜设宴款待将军府,便是为了感谢大将军前段时日击退匈奴的功德,朕一直都没有好好奖赏大将军,遂今日恰好朕得以清闲,便想着弥补了过来。”
尉迟夜拿起酒杯,有下人为姜怀斟满了美酒,他道:“来,我敬大将军一杯。”
姜怀面上虽为喜色。
但不知为何,他的心中总是隐隐约约的有些不安,觉得皇帝着实不大同于往常。
姜怀回敬之,杯中美酒一饮而尽。
他缓缓望向自己的夫人与女儿。
姜氏眼神里也是写满了忧虑,而姜瑾心下却几番沉吟。
尉迟夜这是想玩的什么把戏。
无人能猜到!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一杯酒过后,尉迟夜拧了拧眉,轻叹一口气,星眸似看向别处道:“大将军也知道,边疆匈奴屡次来犯,朕也多次调去了王侯将相,但此次君无弦已回西漠复命,这边疆自是无头无主,让朕很是担忧啊。”
言罢,姜怀一家皆震惊不已。
姜瑾仿若如至冰窖,一股寒意瞬间席卷了全身。
尉迟夜,已经开始动手了!
是她大意了,是她大意了。姜瑾的指甲嵌在了肉里。
这说的好听的设宴,不过只是一个幌子而已,今夜只怕是一个鸿门宴……
而尉迟夜的目的便是想派父亲去边疆驻守,不想留虎至跟前。
以女儿和夫人为要挟,当着她们的面,如此这是在逼父亲啊!
姜瑾气的浑身颤抖,心胸不平的起伏着。
尉迟夜的黑眸动了动,高举着酒杯,从上头来到下座,对着姜怀道:“大将军觉得,是否有合适的人选啊,这保家卫国的事情,应当有许多人争先抢后的吧。”
无疑的是在暗示父亲。
姜怀张了张嘴,心寒至斯,他道:“皇上,老臣以为,边疆已暂时的稳固,且有吾儿驻守,应是绰绰有余的。”
尉迟夜听了无声的冷哼,他望着杯中的酒水,缓缓道:“虎狼之地,焉能只凭一个青年?大将军此言,难道是要弃我西漠江山于不顾么?”
后半句,带着些许的威严与强调。
姜氏连忙拉着姜瑾来到天子跟前跪下。
“皇上,且听臣妇一言。”姜氏的眼中星星点点,她片刻的凝望了一会儿姜怀,对着皇帝诚恳有礼道。
姜瑾的呼吸有些急促,她只能默默的看着父亲和母亲。
“哦?大夫人也有见解?说来听听吧。”尉迟夜缓步回到上座,丫鬟替他斟了一杯酒。
姜怀此时拼命的朝着姜氏使着眼色,朝野之上,最忌妇人谈政。
“皇上,臣妇认为,将军应当留至国土,保护我朝的百姓与陛下的安危,万万不得轻易的离开,以免有别国的贼寇来犯。”姜氏道完,波澜不惊。
母亲的意思是,尉迟夜虽顾虑到了边疆的匈奴,却未顾虑到父亲乃是一国的大将军,理应保护国家与皇帝,还有黎民百姓的安危,这件事情怕是再没有人比父亲更有资格做了。
再者,边疆已有三房庶子,已是多年未归了。若是匈奴来犯,大可无畏,皇帝这是瞧不起后浪之波。
“将军一直为国尽心尽力,从来都没有半分对不起朝堂与皇上之事。再是,臣妇亦有私心,只想好好陪伴在将军身旁,与我的嫡女阿瑾一起。”姜氏说完,重重的磕下了头,请愿皇帝。
于公,父亲一直忠心耿耿的辅佐皇上,保家卫国。
于私,谁不想一家圆满,这一去就是多年两不相见的,还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是死是活亦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