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通他为啥哀嚎?咱们不说旁的,单说这砍柴,这么多人,那以后每日的柴火要用多少?这附近的荆棘枯枝数量是有限的,眼见着不久之后,他们砍柴都要多走半里地,你能不哀嚎?这耽搁多少工夫啊!
还有这人多了,在附近打猎还有戏?野兽也不是傻子,人味重了大老远的就跑了好不。那样的话,以后这打猎他们岂不是又要重新寻地方?说不得这就要你往深山的方向在走上一段了,这人与野兽的地域争夺之战眼见着不可避免,即将爆发,他们能不哀嚎?
最后一点,这么多人,以后他们冬天想要靠着套兔子偷偷往天淘卖钱肯定也变得难了,若是天淘没钱,以后这买东西该怎么样的缩手缩脚?能不哀嚎?
几乎是瞬间,老肖父子觉得,这建村什么的,实在是太讨厌了!老光棍娶妻什么的,更是太招人烦了!
和老肖一个想头的人,在这附近基本没有,对于这样的人潮,山民们都报以积极支持和欢迎的态度,什么自家地盘被侵占,那是绝对不往这里想,这不是人家都没侵占他们自家的山嘛,自己一点没吃亏啊,相反的,他们感觉自己还占大便宜了呢。在他们的脑子里好处真不少啊。
第一,人多了,那遇上大东西送命的可能性就小了,就是组织秋猎,人丁多也能让他们的收获变得更多更好。想想都美的很,以往听到老虎的声音,他们都能紧张一晚上,以后反过来了,估计能畅想一下,自己参与狩猎队,搞一个打虎的大新闻。
第二,户头多,相互联姻的对象多了,山民们也好,猎户们也罢,以后婚娶什么的,多方便?
第三,他们几代人,当了近百年的黑户,终于要有户口了,兴奋还来不及呢。最后一点,有人就能有集市,有人就能有大夫,有货栈,以后他们和外面世界交流会更快,更近,这让他们很满足,很期待。
“爹,按照平均每户三个人来算,咱们以后这一个村子,最起码也要有150人,这都能和那些大村落相比了,你说,这小河的水源能够用?是不是需要打井?还有,这每家每户水缸什么的,是不是也要提醒他们采买?”
“我去和老钱说说吧,估计这会儿他们还没往这方面想呢,这人多了,除了吃水的事儿,这粮食也是大问题,这附近能种地的地方可不多。还有,这新建的屋子,一开始都是按照一个小院,一个三间正房的屋子整的,真的一进来就都要拖家带口的,这三间房子是不是够可就不一定了,他们也该有个准备。人口,可不光光是数字。”
老肖感觉自己那就是个劳碌命,咋就没有一刻能的清闲呢?说起来自己比这新村的村长还忙乎,这白工干的,实在是太亏!
第90章 村1
建一个村子说着不过是几个字的事儿, 上头的官员嘴巴一张就定下了, 可真的到了实际地方上, 问题多的不是一点两点, 老肖虽说不是老兵中的一员, 可因为距离最近,往来最多, 又是中间人的关系,忙乎起来那就是湿手沾了干面粉,怎么都甩不脱了。
偏偏他本就不是那等冷漠心硬的人, 每每想到点不妥当的地方都忍不住要去提醒一二,这一来自然越发的给自己招揽了不知道多少的事儿出来。跟着这些老兵从头忙到尾,等着五月份,这村落正紧的完成, 一家家的都搬进了新居, 老肖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黑了三分。
“爹,这事儿总算是完了, 对了, 那村长如今是谁?可定下了?若是定好了,放在咱们家的那些乱七八糟的账册也能交出去了。”
别说老肖吃不消, 就是肖海涛也感觉有点吃不消了,因为过来的都是大老粗, 基本全都不识字, 这建村子的流水还特别的零碎繁复, 故而这充当账房的事儿一直都是老肖他们父子兼职在干。
老肖有多忙前头也说了,不仅仅是盘账,连着娶媳妇挖井都要管,这样的情况下,脚不点地的忙乎时候,那账房自然就成了肖海涛不容拒绝的责任,时间一长,这身子还是个十岁孩子的肖海涛可不就吃不住了嘛。连着方言那个半吊子都被扯过来当了清点物资的手下,吃饭全靠着方语这么一个过了年才6岁的娃娃每日瞎凑合,可见这一家子的日子混乱成了什么样。
如今好了,好歹这村子有了样子,肖海涛似乎已经看到了卸下重担的曙光,在最后一户正紧入驻之后,自然迫不及待的询问了起来。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背上的重担没那么容易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