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古代的杂货铺_作者:风雨琉璃(241)

2018-02-06 风雨琉璃

  谁都不知道,辣椒的火爆其实已经出乎老肖的意料之外了。他都没想到这个时代,这个地方,这些人对这东西能有这么大的需求。有时候忍不住都会想,那以前没有的时候,这些人都怎么过的?怎么整的如今好像没有了辣椒,这冬日都没法子过了呢?太夸张了!甚至就他知道的,在金钱,口味等的刺激下,有些心灵手巧的妇人已经在琢磨做冬日腌菜的时候加入辣椒的可能性,期待着将来能再多点可以买卖的东西。可见这热情有多浓厚!或许只能这么想,在怎么远离人群,对交易,对互通有无还是有期待的。

  当然更关键是挣钱啊!那话怎么说来着?哦,钱不是万能的,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就是老肖父子,这会儿对着钱也一样高兴的很。特别是晚上数钱匣子的时候。

  “爹,咱们家这一回挣的不少吧。”

  肖海涛手里很忙乎,正不断的往细草绳里头穿铜板,100个一串,10串再扎一个皮绳,这就是相当于一两,清点的十分麻利。数钱数到手抽筋什么的,在数铜板的时候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还成,怎么了?”

  老肖在记账,顺带将新探听的物价往本子上写,这些以后将作为他杂货物价的参考,不能不牢记。听到儿子的问题,倒是没怎么在意,头都没有抬一下,继续忙自己的事儿。

  “我算了一下,500两有了没?”

  “早超过了,快600两了。”

  对着相依为命的儿子,他从不藏着掖着,也知道孩子心里有数的很,以为他只是关心家底,自然就直说了,可不想才说完,那边肖海涛就探过了头,一脸兴奋的扯着老肖的袖子,激动的说:

  “嘻嘻,老爹啊,你说啊,这换算到现代是多少钱?我前几日没事儿的时候对比了一下,按照米算,10文一升的精白米,和咱们以前那4、5块钱的米应该差不离吧,若是这样算,那基本就是两个铜板能换算成一块钱,若是这样,600两是多少铜板?换钱呢?那可就是30万了。乖乖,吓死人啊,咱们以前,那样干活,好像这存款也从没有上过三万,这才过来多久?一下子就多了个零啊!”

  说起钱,肖海涛那眼珠子都差点变成铜钱的模样,口水都快往下流了,这个模样看的老肖忍不住就想笑。

  “你不能这么算,若是这样,那辣椒怎么说?50文一斤,岂不是25块?啥时候这东西这么贵过?再有皮子,蔬菜,甚至是肉,价格都不对,野猪肉现代是啥价格?这里又是啥价格?哦,对了,还有锄头什么的,价格你在比比?”

  咦,这么一说也是啊,最便宜的450文的铲子为例,若是换算成225块,这价格,现代谁买?开出价格来都能让农民把唾沫吐你脸上,想钱想疯了吧,锰钢的工兵铲都没这个价。若是斧头,800文,换算成400块,那林业局的人都能造反了。

  想到这些,肖海涛的脑袋又垂了下去,没好气的说到:

  “你也太过分了,就不能让我多美一会儿嘛。”

  哈,合着你这就是自我感觉良好,其他一切不管是吧!老肖觉得和这个蠢儿子没法子沟通了。代沟太大,心塞。

  “成了啊,有功夫赶紧的,带着你那帮子娃娃军去河边玩去,荸荠,茭白,菱角,芋头,还有泥潭地里好些东西都能收获了,不赶紧的收点回来存着,冬日你可就只有天天吃野菜蘑菇了。”

  一说起这个,肖海涛又是一阵的精神,自打上回采摘野果遇险之后,肖海涛的领导能力得到了一帮子小伙伴的认可。目前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小领导,凡事孩子们进行群体活动,多半都是由他来领导指挥,这样的感觉……嘿嘿,连猪头小队长都没当过的肖海涛感觉特别的过瘾。

  “哎,知道了,我明儿就带他们去。”

  秋日的河边真的是物产丰富的很,这边的几个孩子经历过去年的折腾,一个个已经是熟手了,可新来的孩子却还生疏的很,缩手缩脚的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唯一和这河边相关的,能做的顺溜的,还是这大半年来跟着肖海涛几个下鱼篓子练出来的捡螃蟹捞虾捉鱼的技能。

  如今听肖海涛说还能收获更多的东西,能寻到更多的主粮和菜,一个个看着这大河就开始傻乐。

  “这里的螺也能吃,和小河里的那些石头边的螺丝差不多,只不过这里更大,大半还都在淤泥里,回去后要在清水里养上几日吐吐沙才成,更要紧的是要煮的时间长点,这东西肚子里有脏东西,要是没有煮透,吃了容易拉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