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古代的杂货铺_作者:风雨琉璃(271)

2018-02-06 风雨琉璃

  “你家这石磨真心不错,一会儿咱们再磨点豆子吧,做上几版豆腐吃,这里就这个不好,这些东西都没处买,要自己做。”

  “我看啊,只有好的,你想咱们轮着来,每次两三家凑一凑,就能做够一个村子的豆腐吃,剩下的豆渣还能让出豆子的人家做一顿豆渣饭,这么算比平日里去买划算多了。”

  “咦,这还这是个好法子,不仅仅是这个,往后咱们要是做其他的好像也能用这样的法子来,省钱省事儿啊。”

  看,这不是,立马就补上了村中的一项缺失,要说这豆腐,就是老肖也好久都没吃了,谁让这一做就是一堆呢,吃不完实在是太浪费,村子没那么多人的时候,还能和儿子偷偷从天淘买,自打人多了,那真是只能憋着了。这可好,一转眼,让一帮子老娘们给解决了,可见人多办法也多啊!

  而随着人丁的繁茂,零零总总的渗入寻常生活的小事儿,让这个村子越发的周全,每一个家也越发的完整了。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心灵上,都是如此。

  忙了一天的男人们,即使再累,再苦,当迎着等归的烛火往家赶的时候,那急切的脚步,那变得温和的笑容,都足以说明这一点。

  “我回来了。”

  “回来了啊,赶紧吃饭吧……”

  第116章 蒙童

  成亲让老肖有了媳妇,外带的还多了小舅子夫妻,这两个虽然不用他负担什么生活,可同样的也让老肖的事儿多了起来,比如在老肖媳妇回门没多久,号称过来拜访走动的小舅子求学的事儿。这不但让老肖莫名的多了一桩每个月三次的数学教学,还连锁反应一般的多了好些重任。

  这事儿老肖其实不想干,他一个粗人,突然转行当个老师,这画面转换的太快,实在是适应不能啊,就是自家的那几个孩子,他都是直接放养的,就是方言兄妹识字什么的,也都是跟着肖海涛,属于半自学的状态,更不用说别人了。

  可这事儿不是他想推脱就能推脱掉的,看看,这一群人,堵在他家就和他耗上了。

  “咱们村子能识字的也就是你了,看看咱们,一个个都是大老粗,连自己名字都不认识,所以啊,这事儿还真得你来干。”

  这是谁?哦,是个什长啊,怪不得责任感这么强呢,一开口就套上了全村的人,弄得老肖猛地优越感爆棚,自己这是属于高等级人才了?不过他还没昏头,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我又不是什么夫子,也不会教孩子啊,就是识字,说穿了也就是能看得懂罢了,写字时不时的还会漏了笔画,这咋能教人呢。”

  可惜老肖的这番话没用,人家本身也没那么高的要求。

  “你是不是夫子这个咱们都知道,看你这打猎的劲头,就知道不是那种文弱书生,只是咱们本来也不求孩子们读书科考,要那么正经的夫子也没用啊,不过是想着好歹将来能写个信,能看得懂衙门口的告示,能知道怎么算账而已。这样的事儿,我觉着你一定能干。”

  这是陆大郎,前头就说了,自打这里成了村子,这小子在自家山上就有些待不住,基本上每天都会下山来凑热闹。要老肖说,估计是以前当山民孤独的日子过怕了,不然当初老肖刚来的时候,也不至于这么热情,至于现在?一二百人啊,这人丁多的,估计这小子半夜睡觉都能乐出声来。以至于啥事儿都想掺一脚,积极想融入进来,混个哥两好什么的。

  当然了这读书识字的事儿上他比其他人确实也更有理由积极,毕竟人家那些老兵的孩子说起来都不是亲生的,可他家那几个却是亲的啊,当爹妈的,在为孩子好的事儿上绝对是不甘落人与后的,怎么可能不积极?

  别说是他了,就是其他几个,以前老肖的老伙计,也都跟着凑热闹,以前是没往这方面想,也没觉得老肖能愿意教导别人,可这不是有他那小舅子厚着脸皮当了出头鸟了嘛,既然有了第一个,他们自然也敢张口了,知道老肖没有不教导人的顾忌,那他们还等什么?厚着脸皮什么的,套交情什么的,他们这些粗人做起来比那些城里孩子本事多了。

  “你们这……要这么说,我倒是能教,其实都不用我来,我家那小子都能教,不就是认几个常用字嘛,数数也不是啥难事儿。让这些孩子自己凑一起学不就成了?那里用的上给我来这样的阵势?”

  “啥?海涛?让他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