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古代的杂货铺_作者:风雨琉璃(281)

2018-02-06 风雨琉璃

  “这倒也是,能挺过来的人家都不容易啊。话又说回来了,要说这家主母已经算可以了,最起码男人在的时候,还知道做脸,这男人走了,嫡长子也知道要脸,不然他们家那么多庶出可未必能活下几个。就是活下来,给点看着好看,实际不值钱的打发了,也不是没有的。如今这样,也该知足了。”

  “确实,唉,你们还记得不?早几年咱们在北面那啥地方来着,剿匪的时候抓到的一个山匪的军师,那就是个庶出,被当家主母寻了个啥借口给赶出来的。后来没了活路这才上了山,当了山匪最终……还有早年东面驻营的时候,那门口开茶水铺的,好像也是那家的庶出,分家就得了个草棚子一样的茶水铺的。这样的事儿多了去了。”

  “对对对,我也记得,你说的那个前头的,好像那一家子嫡出庶出的十好几个,内斗的特别厉害,最后活下来的不过四个。听着就特别瘆得慌。要我说,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只要自己有本事,出身算啥?分家算啥?”

  得,老肖感觉自己就该给直接一个嘴巴子,白问了,这帮子那是从战乱中走来,最是信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最看得起的是:但求功名马上取的人。

  “好吧,先别说这些八卦了,咱们既然都觉得没问题,那只要人家愿意来,咱们就接着,对了,若是这样,赶紧的,这开春的事儿就要规划规划了,别忘了,咱们这可是种了不少冬小麦的,收小麦就足够咱们忙乎的了,更不用说还有下玉米种子的事儿呢,要这么算,开春后咱们可真是忙的很呢。”

  既然大家都觉得没问题,老肖自然也不是那多事儿的人,索性重新给大家伙儿倒上一碗酒,就这菜,开始说起了开春的事儿来。这山下那么多人家的地可不能马虎,都是种田新手,不相互商量着来,未必想的周全。

  “嘿,还这是啊。这样一算,咱们好像事儿真不少呢。”

  “冬小麦五月中能收,至于玉米,咱们正好错开地种,本来这一次种子都不够多,上回说三月能种?这样一算,时间上倒是也忙得过来。”

  “打打杀杀了一辈子,原以为那就是最苦最累的事儿了,可这快一年了,看看咱们那开地种菜的折腾劲,我怎么觉着,这种地怎么就比打仗还累呢?”

  “那是你心思不定,安下心来就知道了,好歹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感觉特安生,这就值啊。”

  “安生?媳妇再边上,你还能安生?老孙,你该不是不行了吧。”

  嚓,这帮子混球,说着说着,这又开始不正紧了,你就不能赶紧的将这正紧事儿都说完了在说这些带颜色的?老肖心里暗暗的吐槽,不过耳朵却竖的高高的,细细的听着他们瞎侃。

  ……

  而在另一头,老宋也回到了城里,正在那外室子的家里说着这村子里的情况呢。他也算是热心肠,这中人做的也有些模样。对着老肖是什么都说,对着这里几个,自然也不例外,连着这建村时间长短都一并说了个清楚。

  看着那杨七郎,对,就是那个外室子,听的十分的认真,也没有半点不耐的模样,还恭敬的给自己上茶,心下十分的满意,觉得没枉费自己那个时候替他周旋出这么一个事儿来。因为满意,自然越发的想促成这事儿,也好将自己的人情落实了。生意人嘛,即使人再怎么好,潜意识里也有不想吃亏的心思,做了就不想白干。所以忍不住又多说了几句。

  “七郎啊,那村子偏是偏了些,可到底人丁还算是可以,二三百人的村子,来上学的孩子必定也不少。在一个,这些人家都是猎户,日子比较宽裕,你要是去了,光是束脩,就足够日常吃用了,你也算是寻到了养家糊口的差事。此外也因为偏,花销上也不多,你也能慢慢的再攒点家底,你家那点银子能买多少地?二三十亩的现在看着还成,等着有了孩子呢?可还够?置办家业也需要持之以恒才成啊。最关键的是,那里多是老兵,和这城里的文人什么的,没啥关系,你们一家子在那里也能过点安静日子。”

  老宋说的这些话,那真是说一句交浅言深也可以了,毕竟就像是他说的,那只是他外甥的兄弟,不是他亲外甥对吧。

  好在人杨七郎也是个知道好歹的,听着这话,忙不迭的说到:

  “让三舅费心了,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坐吃山空的确实不是事儿,只是,那边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