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现代小娇妻_作者:叶落苏苏(136)

2018-02-06 叶落苏苏

  “王侯墓?那应该有金缕玉衣啊!”赵炎眼冒金星地叫道。

  “你可真是个财迷!”肖萌嗔道,“你没看新闻报道吗?曹操墓根本没发现金缕玉衣。”

  韩琮点点头道:“是的,曹操身前十分节俭。史书记载,他曾留下《终令》道:‘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又留有《遗令》说:‘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珍宝。’

  “意思就是把他的寿陵建在西门豹祠西边的高地,不封土不种树。下葬时穿平时穿的衣服,不要陪葬金玉珍宝。

  “而且,他儿子曹丕称帝后也下令禁止使用金缕玉衣。之后,就再没有这种陪葬了。”

  “哇,曹操还真想得开吔!”赵炎叹道。

  “是啊,因为他本身就是盗墓的嘛。看多了人死后因财宝而被毁尸的,自然要反其道而行之喽。”柳依然调侃道。

  “曹操不是一代枭雄吗?怎么会是盗墓的?”肖萌也吃惊而又不解地问道。

  柳依然笑道:“为了筹集军饷,他不只好去盗墓吗?要知道他的军中可是有专管盗墓的官,叫做‘发丘中郎将’,下设小队长叫‘摸金校尉’。”

  “你这思考角度也挺有意思。”韩琮哈哈笑着,又道,“不过,瑕不掩瑜,曹操的伟大是毋庸置疑的,其功绩也是不可抹杀的。”

  回到乡招待所时,天已黑了。大家忙着整理好内务,准备第二天的考察活动。

  第二天,韩琮把他们带到了位于乡疗养院的出土文物修复中心。

  疗养院是考古队临时征来的,四周用铁栏杆封闭,门口有武警把守,戒备十分森严。房间里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工作着。

  看到韩琮,考古队的潘队长高兴地迎了上来:“小韩,好久不见了。听说你要来,大家都很高兴。这次又要仰仗你出力了。”

  “您太客气了,我就是来学习的。”韩琮寒暄着把学生们介绍给了潘队长,“主要是让他们长长见识。”

  文物统一收放在一个装满监控的库房里。每个人进出时都要进行安检,以防挟带。

  走进库房,潘队长让身边一位戴眼镜的小方带大家观看文物,自己则把韩琮拉到了一边。

  “这是二号墓出土的陶器、石牌、玉器……”小方耐心地向同学们介绍着。

  “这个珠子是什么?”眼尖的赵立星叫道。

  只见一颗无色透明的珠子静静地躺在一个藏宝盒里,晶莹剔透。大家的目光立刻被吸引了。珠子呈椭圆形,直径2厘米左右,透明,外表光滑无比。

  小方得意地介绍道:“这可是曹操高陵出土的最昂贵文物‘翡翠珠’,由于被泥土包裹,才一次次躲过盗墓者的洗劫,得以完好保留下来。”

  “翡翠不是绿色的吗?怎么会是如玻璃一般无色透明的?”赵炎觉得不可思议。

  “翡翠分为玻璃种翡翠和冰糖种翡翠等,其中玻璃种翡翠质地清澈细腻,极少可见石纹路,是翡翠中的极品,而这颗“翡翠珠”就属此种。”小方细细地介绍道,“据说,这颗珠子是曹操下葬时含在嘴里的物品,为稀世珍宝。”

  大家惊叹不已地欣赏着这颗玉珠,感叹着,不时发出阵阵唏嘘。

  柳依然观赏了一会儿后,抬头看见另一侧正蹲在石头边小声探讨的韩琮和潘队长,便走了过去。

  他们的跟前堆放着很多石头碎块,还来不及整理。每个石块上都刻有图案。韩琮正把几块石头拼凑在一起,一幅文王十子图出现在石块上。

  显然,这是一块画像石。上面的雕刻十分精细,人物飘逸,画风俊雅,颇有魏晋之风。

  “这些画像石是墙上的壁画吗?”柳依然忍不住问道。

  “不像。”韩琮沉吟了一会儿道,“我以为它们可能是被打碎的曹操石棺椁。”

  一句话让潘队长一震:“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有些现象就解释的通了。一直没找到曹操的棺椁,原来他用的是石棺椁!”

  “可是,我看这石头这么厚,怎么会碎的呢?如果有人来盗墓,只要砸开顶盖或一边的石板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把整个石棺都砸碎呢?”柳依然觉得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