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辰骁卫在这三年间查出,景多早在应征当府兵的第二年,就已经死了,景恬恐怕就会认为,双绝是他们姐弟几人的亲生父亲了。
那么,他到底是谁呢?
为什么要帮他们。
难道,是梁辰骁父亲以前的部下?
景恬看着难过流泪的徐大夫,几缕思绪飘过,却仍是没有抓到什么头绪。
她安静地陪着徐大夫哭了一会儿,因为这样的事情,让她不知道该劝些什么,所以,就只有陪伴了。
几日之后,圣唐王朝殿试。
梁辰骁随着一众学子一同在太极宫承天门外的广场上安静恭谨地列队站立着。
虽然此时刚是三月初,天气还是有些凉意,可这里等候的一众人等,心情却颇为激动。
作为一个对朝堂有着向往的年轻人,对于这个国家盛典的举办场所,还是有着很多想象的。
而此时,他们真的站在这里。
要知道,圣唐王朝的许多重大朝外活动,多数都在这里进行,如改元、大赦、元旦、冬至大朝会,以及阅兵和受俘等。
而这一次殿试,皇上竟然放在了太极殿中,这简直就是无上的光荣啊!
可见,皇上对于这一次殿试的重视程度非常之高,那么也就意味着,本次拔得头筹的人,一定会受到皇上的重用。
可这激动的人群中,却不包括刻意低调的梁辰骁。
不多时,有太监站在承天门下侧,高喊学子进殿。
已经训导学子们半天礼仪的仪官们,又不放心地叮嘱了几句,众人才在一个小太监的带领下,列队走进太极殿。
太极宫,是整个宫城的主宫,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太极殿,是太极宫的主殿,是进入太极宫南门之后的第一座大殿,也是占地面积最大的宫殿。
金碧辉煌,庄重大气。
入殿的梁辰骁一直垂着头,他不知道,当皇上看到他的时候,会不会认出他来?
如果认出他来,对自己这个他曾经最为倚重的大将军的儿子,又会如何对待?
梁辰骁一直很想当面问问皇帝,他父亲到底做错了什么——
☆、476.第476章 毋庸置疑
为何在为他,为圣唐立下那么多功勋之后,还会落得那样的结果?
可此时,梁辰骁还是紧紧地攥着自己的拳头,低着头,收敛着自己的气息,安静地站在人群中。
接下来就是很官方的程序了,皇帝鼓励了大家几句之后,众人叩谢皇恩,然后就是答卷,退出殿门之外,等候结果。
“这个梁景,可真是写得一手好字,一手好文章啊!更重要的是,这个人也和张相一般,姿容卓绝啊!”
太极殿后殿的书房中,皇上笑呵呵地在一张试卷上点了点,“这是个人才,张爱卿举荐的人才,果真不凡呐!”
张九年抿嘴一笑,恭谨地鞠躬道谢,瞟了一眼坐在一边捋须看卷的姚崇一眼,说道:“此人确实是天纵奇才,文武双全,难得的是对皇上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哦?”皇上见姚崇在一边默不作声,便兴致勃勃地开口问道:“姚相以为此子如何?”
姚崇见皇帝问到自己,也不敢拿大,开口说道:“胸怀韬略,治国大才!”
“哦,张爱卿可听着了,姚相可从没给过谁这么高的评价啊!”
皇帝听了姚崇的评价之后惊讶之色一闪,随即拍着桌子笑着调侃起来。
姚崇一听皇上这么说,表情也是有点别扭。
他与张九年不和,这一点满朝皆知,当年,张九年被派到江西去做官,要说这其中没有他的建议,他自己都不信。
陈相因为十几年前的那件事情,告老多年,早已不问政事。
这些年来,他一人为相,权势不小,也肯定是让皇上有所顾忌了,所以才将和他不对付的张九年调了回来,以平衡朝局。
这个梁景,定然就是张九年看重的臂膀之一了。
虽然心里清楚,这人必然会与自己对立。
可姚崇自认还算正直,不愿违心否定这人的才华。
“呵,能力自然是有的,老夫不会违心而断,可是这忠诚与人品嘛,就得以后慢慢看了。”
姚崇说了一句之后,就放下了手中的案卷。
说是天子门生,皇帝钦点,可实际上,这些卷子都是由两位丞相大人先行看过,挑出公认十份优秀的,才是皇帝亲自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