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记攻心:相公你就认了吧_作者:白非白(248)

2018-02-05 白非白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三章 挖墙脚1

  想到调味品,林雪音又开始惦记着自己的农庄。那片山头加上后来从别的乡绅富户那里换购来的土地,光是能够种植的土地就有小一千亩了。说是农庄已经足够了。

  马上就到了春耕,所以农庄的土建没有很快的提上日程,雇佣来的人主要的工作就是翻地然后去各地收粪肥,这样等再过一些日子到了真正春耕的时候就可以用来肥地。

  不管是种植任何的作物,肥都是必须的。

  而且在这个没有化肥的年代,所有的作物都只能依靠这种最原始的粪肥来肥地。

  所以,粪可是很重要很紧俏的。

  在乡下,农闲的时候,就有小孩子跟着爷爷奶奶走街串巷的背着一个粪框子手里捏着两齿的粪叉子去拾粪。

  甚至有的人,出去玩溜达,如果有了便意都夹着屁股跑回自己家再解决。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典故最早就是从这里来的。

  农庄里第一批春耕的种子老曹已经购置齐了。现在就差天气再暖和一些下透一场雨就可以种了。

  只是这人手她还没想好到底是雇佣还是租赁还是干脆买人自己种。千亩良田加上山林,如果真要买人的话那可不是个小数,资金投入太大了一些。

  今年这第一茬还好一些,种的是用来做酱料的豆子,如果到以后开始种植其他秘方类型的作物的时候,不管是雇佣还是租赁的保密性都远远不及直接买人。

  但是如果单纯的买人的话,那她带领别人致富得到书院加分这事儿不就泡汤了嘛?

  在林雪音的纠结中,时间又过去了十来天。

  春耕终于来了。

  千亩良田,老曹只雇佣了附近地少一些的村民来帮忙种,五个人一组,从趟地打撒种打滚子都有人了。五个人一组种一百亩地。每个人给一两银子的佣金,对这佣金,村民都很满意。要知道他们就算是去附近的砖厂陶窑里做工,一个月说大了天也就是一两银子,而且那样的活哪里能有种地清闲啊。受累也就那么几天,更何况东家还给准备了风声的饭食。这伙计已经是他们见过的最好的伙计,甚至林雪音都被称为是最仁义的东家了。

  千亩良田一起耕种的壮观场景林雪音只去看过一次,看着农人们趟地下种撒肥然后再打簸箕打轻滚子的繁忙,林雪音甚至都能预感到收获的时候的场景了。

  迫不及待的想要等到秋天了呢。

  虽然当初幸福食坊的开张只是随意的在门口挑了个旗子放了挂鞭就草草了事。

  但是这一直被老曹吐槽的简单开张却是丝毫没有影响食坊的收入。

  因为于慧瑶和李秀儿的鼎力帮助,富人区的人都知道了幸福食坊这样一个只贩卖食品杂货的地方。那些贵妇人娇太太一开始还是打发奴仆来食坊买,后来干脆就直接来食坊下订单然后食坊直接给送货到府上。

  因为食坊的东西价格不贵,但是却深得富人区人的喜爱,普通的老百姓也买的多了起来。

  其实他们最初的想法很古朴,能吃到和富人们一样的食物,对他们来说应该也有一种独特的满足感。

  这些林雪音不管,总之能够让自家的食坊的生意好就是。

  到最后食坊里的酱料都只能每天限量来卖,因为那个小作坊的生产能力实在是有些低,就算金氏把炒酱的一些简单步骤都交给底下的婆子最关键的地方才她亲自掌勺,可是即便是这样每天也累了个够呛。

  和所有的繁忙和劳累成长比的就是家里的收入。

  食坊的收入完全可以攻击农庄的建设和支出。

  这是出乎所有人包括林雪音意料之外的。

  不过从这里众人也都承认了调料品行业的巨大暴利。

  “哎呀,冯妈妈,求您了。您就去我的农庄吧,”

  “我不去,”

  在芳华书院里特意给冯妈妈开辟的小院子里,冯妈妈不顾自己的小徒弟那可怜巴巴的请求,自顾自的在豆子簸箕跟前挑挑拣拣。

  “冯妈妈,您想的把酿造事业发扬光大的理想其实不留在这儿也一样能够实现的啊。您跟着我去农庄,到时候咱们开辟一个酱园,倒是制作出来的酱油、醋可是能够造福千家万户的。而且我们还可以研发出来其他能够让菜品更加美味的调味品,到时候家家户户的餐桌上的菜都能够变的更加美味,岂不是比您在这儿干耗着要强多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