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他这县衙,居然还敢放肆,以为这是在他家里么,抬手就想打人,简直是不想活了,知县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的形像,顾念老族长姓楚,对于老族长这种倚老卖老的家伙,决对是直接叉出去,居然还给他咆哮公堂,简直是没一点规矩,当下便反问道,“那你可曾看到楚姑娘独自一人跑向将军山,楚老太太难道就不是一面之词吗?”
这话把族长给问住了,还别说,当初只见楚老三来找他帮忙叫人,还真没谁看到楚老四家那丫头是不是奔将军山上去了,所以这问题,他真不好回答,但是下意识的他想要相信楚老太太,虽然这老太太平常为人处事挺那啥的,但不管怎么样也不会做出杀人的事情吧,虎毒还不食子那,更何识还在身边教养了三年,再加上刚刚他已经将维护楚老太太的话说出口了,也替她做了证,这个时候,如果不肯定的回答县太爷,只怕还要多纠缠些时候,到不如,他直接做个伪证,反正又没人能证明什么,早点结案,为楚家人开脱,才是现在最重要的啊。
于是他思前想后,终是开口道,“我没有看到,但是我家小丫看到了,还有楚老三他们……”
小丫是老族长重孙女的小名,现在不过六岁,他之所以用孩子的名义来做证据,也就是为了以后有个万一的时候好方便推脱,不得不说,老族长最后,还是为了自己的名声留了一线,只是这一线是留给自己的,却忘记了,让一个六岁的孩子来顶缸,万一事情不像他所想的那样有一天大白于天下的话,那么对于做了伪证的她来说意味着什么。
知县被这个不知所谓的老头给气的差点撅到,如果真的确定的话,这老头犹豫什么,还说不心虚?把一个六岁的奶娃娃抬出来做证人,他就是想做点什么,把证人的嘴撬开,似乎都不可能了。
简直是……可恶啊!
老族长的重孙女并不在现场,如果要她做证必定要传唤,这个时候就要看县令的意思了,如果他真跟楚家扛上了,那么大不了把这老族长的重孙女折腾过来也不是不可以,但总显的不够仁义,折腾一个六岁的丫头也不是大丈夫所谓,于是最后县令把瞄头全都对准了老族长,行,你不是说你重孙女看到了,你能帮着你重孙女肯定么,行,那你就替她在证词上画押吧。
都走了九十九步,就差最后一步了,老族长又怎么可能放弃,他到是有心把自己的重孙女喊来,让她自己作证去,省的跟他粘上半点关系,但是他身边跟着的儿子不同意啊,他不心疼重孙女,他儿子还心疼孙女那,显然老族长撒谎这事,他儿子心里门清,相比与行将就木的父亲,显然还很年幼有着大好年华的孙女更让他重视,于是最后劝着老爷子直接代为画押,却是说什么也不想让孙女出现。
当然,这位小女孩的祖父不会像自己的父亲那样不分场合,父亲必竟处纪大了,在族里专制霸道惯了,说话做事的时候不免就有些倚老卖老,但是实际上,他除了姓楚,奉圣命供奉着那位开国将军的牌位外,什么都不是,在村镇可能还能摆摆谱,被一些人恭维着,但也只是这样了,县太爷显然不买他的帐,要不然也不会让他这么大年纪还跪着了,必竟他不是嫌疑人,他们只不过是陪着楚林氏一起来的而已……这么明显事情父亲都没有看出来,这种时候了还要把他孙女推出来强出头,父亲果然老了,偏偏他这个做儿子的还什么抱怨的话都不能说,只能顺着老爷子的话,拐着弯的说自己的孙女不懂事,如果传唤过来,会乱说话,到时候不知道又会牵扯出什么等等才终于哄着老爷子按了手印画了押。
第一卷 将军山下武家村 第二十一章 真假契
直到衙役将画押的供词撤走,族长的长子这才长舒口气,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放松了下来,心道一句,无妄之灾,扭头再看向楚林氏一家人的时候,目光中明显多了不善。
当然,他也不会忘记了罪魁祸首,但是当他的目光与楚朝生的目光短兵相接的时候,却被对方目光骇的忍不住发怵。
他从来不知道一个小女孩的眼睛,居然会那么黑,眼神那么沉静,明明对方不过是感觉到了自己的目光,抬眼轻轻的扫了他一眼而已,他却有一种被对方看透了的感觉……
楚朝生却懒的与这样的人计较,不过是个胆小鬼而已,虽然知道护着自己喜欢的孙女,可是却不知道护着自己的父亲,如此做为居然还觉的自己是明智的……难道,他父亲与他的孙女不是应该同样重要吗?真的聪明的话,一开始的时候就不该搅进这种事情里来,如果她没记错的话,楚林氏带着一帮人强占她家和良田的时候,最后便是与这位互相勾结,最后做的假契,胆小,贪财,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