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配之训妻记_作者:帘卷朱楼(358)

2018-02-01 帘卷朱楼

  这些时日,丘如意虽强做精神,眉目间却暗藏几分倦怠。

  她便多了点小心思,怀疑儿媳已怀了她的金孙,深恐丘如意年轻不知事,只一味伤怀,委屈了她的孙儿,暗地里没少提点苏嬷嬷。

  其实不只卢国公夫人这样想,丘如意也因为自己月事未如期而至,想起夫妻二人不舍分开夜夜缠绵的那几日,红着脸把手放在小腹轻抚,心中生出几分盼头来。

  偏天不遂人愿,丘如意刚收拾好心情,月事却在第二日就来了——想是因为心情不好,才拖了这几日。

  丘如意心中轻叹一声放下心思,带着丫头婆子去了理事厅,把府中各事务一一派发清楚,便往婆婆院里去了。

  卢国公一早去了朝堂,丘如意陪婆婆和小叔子用饭。

  因为兄长离家,安世茂便当自己已长成了男子汉了,越发用功读书,匆匆用过饭,便跑去了书房。

  卢国公夫人恨恨道:“急个什么劲儿,连饭都顾不上吃了。长此以往,这身子怎么受得了。一口吃不成个胖子,细水长流方能长长久久。”

  安世茂早跑得没影了,丘如意便站起身来,一面笑劝:“母亲不必担心。世茂别看人小,心中却是个有成算的,自会照顾好自己。他如此上进,说不得又是个状元之材,也不枉父亲和您对他兄弟的悉心教导。”一面又叫人过来,细细吩咐厨房给二公子准备好茶点,因知道安世茂最是尊师重教的,又敲打一番厨房,不许在茶饭上怠慢了先生。

  卢国公夫人见状,心中高兴,便越发放开了手,由着丘如意服侍着用完饭,漱口净手后,饮一口香茗,婆媳二人便随意说些闲话来消食。

  别看丘如意这些日子消沉,可府里府外的事儿一件也没落下。

  她婆媳此时说的闲话儿,便是皇上选妃一事。

  原来,安世诚还没走前,京城里就有话儿传起来:皇上要选妃子。

  街头巷尾不少人悄悄的议论这事,有真心喜悦皇家办喜事的,有暗地里猜测,说太后揽权,才不让皇帝大婚,只胡乱塞几个人入宫堵外人的嘴。

  卢国公府倒是真心实意地高兴。

  不管皇上大不大婚,他既然同意选妃,看来身体应该有了起色。只要选了妃,说不得一年半载就能有了喜讯。皇上一旦有了子嗣,朝中大臣的心也能大定,只管一心尽忠皇上便是,安刘两家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也能消停些。

  因皇上与太后皆不愿兴师动众,便只在京城小选,这两日正是采聘的日子。

  果不其然,被采选出来的贵人们,几乎都是出于五品以下低价官员之家。

  有道是嫁夫随夫,卢国公府一贯谨小慎微,丘如意也学得了几分,只陪着婆婆赞誉贵人们模样体面,才德皆备,余着一概不提。

  第一九九章 刘婵入宫

  及至夜间,卢国公回府,连连叹气。

  原本以为这次没刘氏女什么事,皇上得了庶长子怎么也得亲政了,再从容娶一位品德高洁的皇后,安氏皇室就此慢慢脱离刘家的控制。

  不想今日最后一位采聘的贵人竟是刘氏女。

  卢国公夫人不以为意,这是明摆着的。

  便是刘婷嫁了,现没有适龄的女儿进去,依附刘家的众人还能没个把出色的女儿先顶上?

  不过,卢国公夫人也不得不承认,亏得刘家脸皮子厚,任谁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刘太后二哥刘桑庶出的小女儿刘婵竟会入宫。

  且说长兴帝心灰意懒,任凭刘太后做主采选妃嫔入宫,对于人选,他是一概不闻不问,在以后的日子里也不会理会那些人的。

  刘太后顾虑儿子的身体,知道儿子心中不痛快,故只命人悄悄采选了几位品貌皆佳的官宦嫡出小姐,暂充了宝林选侍等职。

  只是这刘家倒也些难办了。

  刘家嫡系嫡女大都已经年纪大嫁了人,年纪适宜的,也只有个刘婷,偏机缘不好,刘家皇后梦灭后便嫁了人。

  如今刘氏嫡系一脉,竟无人可选。

  大楚朝选妃嫡庶严明,非嫡女不能采选。

  就算国舅们宝刀未老,他们的夫人们却已然不能生了。

  刘国舅们也能选族中女儿入朝,不过人心向来隔肚皮,富贵自来迷人眼,那女孩若真有个好造化,他父母兄弟又怎会再唯刘国舅们马首是瞻,想来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轻易送旁支刘氏女入宫,与他们争权的。

  当然,刘国舅们也可以休妻甚而杀妻另娶。只是娶亲生女再养大到能入宫,至少得费十几年时间,中间变数又不可计不说,便是正室所出的儿子为己为母,也都定不会同意这种事。勉强行事,这家也就乱了,如何对付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