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匆匆勘探一番、逃也似地离去的齐王,卢郡王父子相视一眼,倒也没多大失望:齐王一向是个明哲保身的聪明人。
关键是,这次来的人有否长兴帝的人。
幸而这次还真被他的人混了进来。
随着齐王的离去,消息也如长了翅膀一般飞向了整个京城。
京城到处都在议论卢郡王府的惨状。
安氏宗亲也都被灌了一耳朵谣传,进得宫后,便围着齐王问东问西。
齐王却紧闭了嘴,不敢发一言。
他忘不了方才的一幕。
方才,他进殿将卢郡王府的情况报给安世弘。
安世弘早就做好悲痛的架势,听得卢郡王府在此次火灾中无一人伤亡,大为震惊,因事态完全出于他的意料,震惊之余,便忘了伪装,只管连番追问道:“这怎么可能?大火烧了一整夜,竟只是将个花园烧了个精光,一间房舍都没有波及?那粮仓呢,他们的粮仓……”
安世弘意识到不对,猛然住了口,直愣愣看着齐王。
也不怪他失态。他派去的都是酒囊饭袋吗。
跑去花园里烧柴火,亏他们想得出来,花园子着火,能引得众人都去抢救吗。
粮食才是最重要的。他的目标本就是粮仓,而且他还知道粮仓离着王府的住舍很近,到时一个救火不及,害众人被烧死在房里,就更妙了。倒是花园子离着王府住处很远,便是全烧光了,也难把火引过去。
如今放火不成,反打草惊蛇,也怪不得那些密探们不敢回来复命。
逃得了一时,难道还能逃得过一世?便是他们戴罪立功,亡羊补牢,这些人也轻饶不得。
安世弘愤恨地拍一下桌案,惊得齐王眼角直跳。
安世弘终于平复下心情,阴测测看着齐王道:“皇叔父,最懂得明哲保身了,哪些话当讲哪些话不当,想来你心里自有一杆秤。”
齐王忙答道:“老臣年老昏花,做事精力不济,眼前刚发生的事,眨眼间就忘得个干净,无法再继续效劳朝廷。等送走大行皇帝,请殿下恩准,让老臣卸下宗正一职,得以回家颐养天年。”
安世弘脸上见了笑容:“叔父为了安氏宗族操劳一生,也是时候享受一下含饴弄孙的乐趣了。到时就让世焕顶了你的宗正一职吧。”
齐王谢恩退下,如今被众人围着寻问,不由心惊肉跳。
第二九七章 兔死狐悲
他是第一时间向安世弘禀报的,这些人又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安世弘会不会把这笔帐算在他的头上?
齐王脸色苍白,冷汗不止,支吾着有事,远离了众人。
如此虽保全了对安世弘的忠心,然这番作派,越发让人心生疑窦,继而心神不宁。
于是就有人出来提议:既然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卢郡王府有罪,那么送葬大行皇帝时,于公于私,他们都该出来参与。
安世弘颇为惊讶,而更惊讶无比甚至气急败坏的是齐王,因为出头提议的人正是他的儿子安世焕。
齐王恨恨地看着儿子。
偏这个胆大包天的逆子,竟敢不和他作个商量,就站出做这等出格的事。
幸好安世弘面上并无不悦,而是从谏如流,坦荡道:“依卿所奏,到那日准他一家出城相送大行皇帝。”
回到家,齐王对儿子恨道:“你今天出的什么风头?怎么就这么不省心,自己屁~股还没擦干净呢,就管上别人家的事了。”
安世焕冷硬答道:“诚大哥不是别人,他是儿子的半个师傅呢。当年,咱们两家还到托生死,如今他家有事,岂能坐视不理。况且也不知诚大哥现在是生是死,我有责任帮他照料家人。唉,一家子老的老小的小,无米无柴,不敢想象他们活成什么狼狈样了,甚至都不敢确定他们是生是死。如今不只我,就是整个京城,怕都如此想,我这么做也是帮着太子去疑。”
“你倒是用心良苦。”齐王冷哼,叹道:“放心吧,他们一家活得好好的,不缺柴米。只是你以后得注意了,一个年轻后生,要少说多听。”
不提安世焕不服如何和父亲争辩,只说现在永平王府里,永平王父子亦在进行一场争执。
原来今天,并不是安世焕一枝独秀,在他提议后,永平王世子安世瑜很快就出来附议了,也使得安世弘不好推脱,只好顺势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