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巡逻兵仔细看了看人头,不敢置信的瞪大眼:“这,这,”他抓住一位同僚,“你快看看,他是不是凌昭王?”
其他人一听,连忙都凑近了看,顿时都面露惊色:“真的是凌昭王!”
“快去禀告大人!!”一人神情肃然的道。
人头被送回衙门,公仪可姝一行人连人带车,也都被带去了衙门。
满朝文武都以为凌昭王潜逃出京了,没想到大街上惊现他的人头,这一下朝廷上下都沸腾了。
弘光帝盛怒,樊圣公主的死,他归咎到凌昭王头上,已经令兹拓国皇帝十分不满,只是碍于凌昭王还在东周国土上,所以才隐忍未发。这下凌昭王也死了,若是死的无声无息也就罢了,却偏偏被大街上的百姓都看到了,想瞒都瞒不住!
这一下朝廷彻底失去有利立场,只能想办法给兹拓国皇帝一个满意的交代,看能否平息对方的怒火。否则两国之间一旦打起来,南盟三国趁火打劫,朝廷实在难以招架的住。
御书房里站了几排重臣,几位皇子位于最前方。三皇子先开口道:“父皇,此事一看就是栽赃陷害,公仪氏一个弱质女流,根本不可能杀死凌昭王,而且她也不会蠢的在大庭广众之下暴露出人头,这不是在自寻死路吗?”
九皇子道:“公仪氏的确没能力杀死凌昭王,但是苍副将却有这个本事。因为樊圣公主之死一事,苍副将和凌昭王关系恶化,两人一言不合,愤而杀人也不奇怪。至于在大庭广众之下暴露出人头,这显然是个意外,公仪氏自己恐怕也没想到会变成这样。”
“荒谬!”三皇子厉声道,“苍副将岂是那种不分轻重之人,他对朝廷忠心耿耿,绝不可能杀死凌昭王!这么明显的栽赃陷害,九弟却睁着眼说瞎话,莫非此事背后就有九弟的手笔?”
九皇子脸色一沉:“三哥说话之前最好拿出证据!我不过是据实分析案情而已,三哥却是明晃晃的包庇苍副将!我是不是也可以怀疑,三哥在这杀人案中参了一脚?”
“你!”三皇子怒极。
九皇子不给他反驳的机会,一转身面向弘光帝道:“父皇,儿臣怀疑苍副将杀人,并不是无端揣测,先不说人头是从苍府马车中掉出来的,苍副将完全有这个杀人动机。他之前一心促成两国联盟,就是想戴罪立功,偿还完欠朝廷的军功。而后来,两国联盟之事显然不可能了,他索性就干脆杀了凌昭王,挑起两国仇恨。如果两国交战,朝廷急需强将领兵,他便可以率军奔赴沙场,赚回亏欠的军功!”
此言一出,弘光帝眼神立刻动了动,下面群臣彼此相视,有不少人都暗暗点头。
“皇上,老臣觉得九殿下说的有理,”一位大臣说道,“皇上限定苍副将三年之内必须完成十万军功,这是箍在他头上的紧箍咒,他当然要想尽办法完成。只有战事起,他才有立功的机会,所以他确有这个杀人动机!”
“就算要立功,他也可以奔赴其他沙场,没必要非得挑起战事,”另一位大臣持不同意见,“单凭这一点,就说他杀害凌昭王,未免太牵强了!苍副将行事进退有度,可不是那种疯狂不计后果的人!”
正文 724 圣心,国师重伤失踪了!
支持三皇子的人有,支持九皇子的也不少,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弘光帝听得眉头紧皱,问一直没开口的琰诺道:“秦王,此事你怎么看?”
群臣的目光都投到琰诺身上,三皇子和九皇子也朝他看来。
秦王跨前一步,道:“皇爷爷,以孙儿之见,与其在这儿争论真凶是谁,不如先好好商议该派谁去南疆支援。凌昭王的死讯恐怕不出三日就会传到兹拓国皇帝耳中,届时一场大战很可能爆发,朝廷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免得到时候战事一起,被打的措手不及。”
殷丞相略带一丝讥讽的道:“照秦王的说法,杀害凌昭王的真凶,导致朝廷陷入不利局面的罪魁祸首,难道就这么轻易放过他?”
“当然不是,只是事有轻重缓急,先做好应战准备才是当务之急。”秦王道,“真凶当然是要查的,不过一时半会儿恐怕查不出确切结果,而我们还要考虑到另一种情况,如果兹拓国皇帝要求朝廷交出凶手,做出一番赔偿便肯和解,那时又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