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长锦带人在周边搜查了几天,仍没有找到殷元琅的下落,留下一些人继续搜寻,他则先行赶回京都去了。
年关一过,秦王正式登基,改年号为永平,号称清和帝。
一个月后,清和帝封澹台雅容为贵妃,入住栖鸾宫,辅助太后掌管六宫。同时封公仪可姃为千玑长公主,位尊同皇后,并赐九凤金钗,有先斩后奏的权利。
圣旨一下,朝廷上下都异常惊讶,所有人都以为公仪可姃会成为皇后,结果却被封为长公主,原来秦王和公仪可姃之间,竟不是男女之情,真的只是单纯的姐弟关系!
对此最高兴的莫过于澹台家了,没有公仪可姃这个难缠的对手,澹台雅容在后宫的日子要好过得多,未来会成为皇后也说不定,这怎能不让他们喜出望外。
澹台雅容也松了口气,虽然嫁给皇上是家族的决定,她无法拒绝,但面对公仪可姃时难免有些别扭,这下好了,她就不用有什么心理负担了。
太后却并不高兴,在清和帝给她请安的时候,责怪他道:“皇帝,你是怎么想的?公仪可姃那样厉害的人物,你不收在身边,却给她封了个公主,这要是以后她有了二心怎么办?”
一个女人,只有身心系在男人身上了,才会安分,尤其公仪可姃那么精明厉害,当然要收为枕边人才放心。
正文 769 离间,南疆谈判遇旧识
对太后的责问,清和帝只是一笑:“皇祖母也知道公仪可姃不是一般人,对待一般女人的方法,对她是没用的。皇祖母且安心吧,朕这么做,自然有朕的道理。”
太后皱了皱眉,道:“再特别的女人,难道还能拒绝得了荣华富贵?难不成她连皇后之位都看不上?”
“这怎么会呢,”清和帝当然不能承认,太后一生以自己的地位为傲,若说公仪可姃的确是看不上,太后定然大怒。他认真道,“若是把她放在后宫,有谁能与她抗衡?后宫和朝堂一样,讲究一个平衡,若她一人独大,于朕而言,并不是好事。而且她还会经常惹皇祖母生气,朕希望皇祖母事事顺心,可不能让她来气您。”
太后沉默下来,皇帝这话说的也有道理,便是她也没信心能压制得住公仪可姃,到时候可不得天天生气么。
“罢了,随便你好了。”太后道,反正公仪可姃也不是她满意的皇后人选,“既然不能收了她,那就恩威并施,别让她生出二心!”
“朕会的,皇祖母放心。”清和帝颔首道。
太后道:“你如今已经登基,朝廷大事都落在你身上了,边疆战事哀家不懂,也就不多问了,只是殷氏、三皇子和殷丞相,你准备如何处置?”
清和帝道:“皇爷爷在世之时,没有处死三皇叔,那朕也不好杀他,便让他去看守皇陵好了。殷丞相老了,朕听说他患了重病,根本不用朕处置他,他也活不了几天了。至于殷氏,就由皇祖母看着办吧。”
“你太心慈手软了,”太后不赞同道,“三皇子一日不死,便一日是威胁,你放走九皇子也就罢了,三皇子不能再放过。你不好下手,便由哀家来做!殷丞相那个老贼,只是病死太便宜他了,应该斩首示众才对,不过为了避免刺激殷家叛军,就让他自生自灭好了!”
清和帝倒不是真的心慈手软,只是他一旦动手,朝廷中三皇子、九皇子的余党都会惶惶不安,甚至狗急跳墙做出什么事来。现在最重要的便是平息边疆战火,朝廷万万不能乱起来。
由太后出面的话,那些余党虽也会害怕,但不会立刻发难,而是会先观望一阵。所以清和帝无可无不可的点头道:“那就一切由皇祖母做主吧。”
太后唇角扬了起来,眼中闪过冷冽的光芒。先帝在时,只是把殷氏软禁起来,她忙着侍疾讨好先帝,没对殷氏做什么,先帝驾崩之后,她又忙着丧事和琰诺登基之事,一直没腾出手来,现在终于有闲暇去见殷氏了。
她们斗了半辈子,太子身死之后,她一度很绝望,而殷氏没少落井下石,现在却是她笑到最后!她要当着殷氏的面处死三皇子,让殷氏尝尝她当年的痛苦和绝望!再让殷氏亲眼看着殷家覆灭,毫无希望、生不如死的活着!
赐封映初为长公主的旨意刚下,清和帝还在挑来挑去,不知把哪个府邸选做长公主府才好,祁长锦和映初便来辞行,准备前往南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