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狗急跳墙,虽然这件事是堂姐做得不对,可咱们也不能完全抛下她不管。万一中山伯府的人推卸责任,倒打一耙,到时候不止堂姐清白有损,就是武安侯府也难脱非议。”冯淑嘉不能实话实说,只能如此劝解白氏,“不管怎么说,堂姐近几年总是生活在咱们家的。”
白氏思索片刻,改变主意,让人“请”了中山伯夫妇过府,亲眼目睹他们儿子的卑劣无行,无可狡辩,只能乖乖赔罪认罚。
事后,白氏还夸赞冯淑嘉小小年纪的就想事周全呢。
冯淑嘉心底郁郁难平时,原本围在崔氏周围的其他人也都忙跟随而上,满面和气地寒暄。
冯淑嘉只得收起心思,大方得体地应酬。
大家寒暄后,各自坐下。
原本这一座彩棚是以白氏为尊的,眼下白氏没来,冯淑嘉又是小辈,崔氏便起了争胜为首的心思。
李夫人不想破坏游玩的兴致,眼见着崔氏离开先前的坐位,坐在了属于白氏的主位上,只是笑笑,转身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还吩咐丫鬟移了两张桌椅过来,让冯淑嘉和冯援跟在她身边。
这原本就是她事先答应白氏的,照看冯淑嘉和冯援姐弟二人。现在崔氏抢了白氏的坐位,让冯淑嘉姐弟俩无处安坐,她自然得既为他们姐弟俩寻得坐位,又要保全他们的面子。
崔氏原本还担心李夫人会不满,想要和她争上一争,毕竟,李达的身份虽然不如中山伯尊贵,但是胜在有实权,又得隆庆帝的重用嘛!
而且冯淑嘉和冯援姐弟俩是跟随李夫人一起来观灯的,感情亲昵融洽,崔氏还真担心李夫人会拿冯淑嘉姐弟俩做借口,给她难堪呢。
见李夫人这么好说话,崔氏一颗心顿时安定下来,紧绷的身体松弛下来,神情自得地端坐在主位上,享受着原本围在她身边的那群人的奉承。
冯淑嘉垂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崔氏这样争强好胜贪图小利,却又急躁没城府的性子,早晚会给她自己,甚至是给中山伯府招来灭顶之灾的。
且等着瞧好了!
第八十八章 怼回去!(二更)
酉时二刻,一声冲天惊雷从鼓楼直上云霄,在半空中爆裂出无数的花火,如流星从天洒落,格外夺目绚丽。
在这绚灿的盛世烟花之中,一个明黄的身影登上鼓楼,身后簇拥着一群高髻华服的妇人。
东直大街上观灯的人先是一惊,接着纷纷跪伏在地,口呼唤万岁,声震九霄。
冯淑嘉也紧随李夫人等人快步走出彩棚,当街跪地垂首,口中三呼“万岁”,眼睛却一直紧盯着何妈妈身边茫然跪着的冯援,生怕他不分轻重,再继续如先前一样闹着要去看花灯。
天颜威仪,岂容侵犯!
一个不小心,就是抄家灭族的灾祸。
小孩子最是知道什么时候该撒娇,什么时候该听话,冯援眼见着周围的人个个跪伏在地,垂首恭敬,一片肃静,哪里还敢再闹腾,悄悄地挪到冯淑嘉身边,紧紧地握着她的手。
好在鼓楼上的隆庆帝很快抬手喊了“平身”。
冯淑嘉松了一口气,忙扶起冯援,往人群里缩了缩。
下意识的,冯淑嘉想要躲着隆庆帝远远的,前世,就是隆庆帝一道圣旨,定了冯异通敌叛国的大罪,终结了短短十数载繁华的武安侯府。
她怨恨昏君不明,任由奸佞专权,祸害忠良,却也无可奈何。
上达天听,对于彼时被李景幽禁在清晖园的她来说,难胜登天。
若不是李景搭上汾阳王之后,逐渐受到了器重,觉得她一个孤弱女子构不成威胁,放松了对她的监管,只怕她还不能搜集证据,在新帝登基之后,击响登闻鼓,为父亲沉冤昭雪。
冯淑嘉心中躁乱,一心看顾着冯援,连隆庆帝说了什么都没打听清楚,反正不过是励精图治、为国为民的辛劳,以及如今的大梁四境宴安、物阜民丰、歌舞升平之类的太平景象。
可是她清楚地知道,隆庆一朝别说是继往开来,建立不世功业了,就是勉强守成都算不上。
隆庆帝自以为智勇过人,是不世出的圣明帝王,但其实就是一个刚愎自用、嫉贤妒能、骄奢淫逸的昏君,从其死后谥号就可见一斑——梁荒帝。
昏乱纪度曰荒,纵乐无厌曰荒,内外从乱曰荒,好乐怠政曰荒,从禽无厌曰荒,从乐不反曰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