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白氏神情郑重起来,思索片刻,干脆出了《孙子算经》里的一个问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这个问题,冯淑嘉前世就看过,当然也知道答案。
不过想到反常即为妖,她如今虚岁才止十一,之前又不过只是简单地学过一些数字运算,如果一下子报出来答案,只怕到时候,白氏就不是惊喜,而是惊吓了。
冯淑嘉装作皱眉思考了好一会儿,才貌似不确定地试探问道:“可是,二十又三?”
说罢,眼神里既有期待,又有担忧。
然而饶是如此,白氏还是吃了一惊,点头道:“确实是二十又三。”
说罢,白氏还将后人总结出的口诀吟诵出来:“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正月半,除百零五便得知。”
冯淑嘉做出恍然大悟的模样来,拍马道:“还是母亲这口诀好用!我刚才又猜又算的,费了老大劲儿呢,最后还不敢确定算的是否正确!”
白氏笑着摇摇头,摸了摸冯淑嘉的脑袋,赞叹不止:“你就别谦虚了……先不说这一题,就单说之前的术数题,你就做得很好。论起心算来,只怕母亲都不一定是你的对手呢!……也不知道是随了谁……”
最后一句低低的喟叹,似无声的呢喃,要不是冯淑嘉离得太近,只怕都没有听清楚。
也是,无论是冯异,还是白氏,两个人都不是于术数上特别聪慧的人,很难想象他们的女儿还未正式学过术数,心算能力就已经如此出众了。
冯淑嘉想,这都多亏了前世为了生存,一向对于金钱没有什么概念的她,不得不一文钱一文钱地精打细算;为了替父申冤,不得不揣度计算精确那些仇人的日常作息、人情往来……
久而久之,术数竟然突飞猛进,连她自己都很是诧异。
荔山居士曾经和她说过,欲、望是一个人,一个社会发展的最初的原动力。对此,冯淑嘉深以为然。
“不过,会术数运算,只是管账的基础。术数学得再好,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管账。”白氏提醒冯淑嘉,“如果你真的坚持要打理铺子的话,就先把府里的账目看清楚了吧。”
白氏如今对于自己的这个女儿是越来越惊叹了,先是仿作荔山居士的《荔枝图》和荔枝印章,纤毫毕现,足以以假乱真;现在又是术数出众的,心算能力还胜过管账多年的她!
第九十九章 眼泪为谁而流(二更)
白氏觉得,她已经不能再用原有的计划来一步一步的教导冯淑嘉了。
有女如此,白氏心中惊喜且快慰,她侧头看了腊梅一眼。
后者心领神会,颔首退了出去。
一刻钟之后,冯淑嘉面前的桌子上便堆满了足有一尺高的账本。
“这些是咱们家历年来的账簿。先前家里人口简单,账目也简单,一年或许都记不满一本,所以这里很多都是搬入侯府后的账册。
你这几天就将这些一一都理清楚了,再来跟我汇报。当然了,如果这中间你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随时来问我。
如果你能通过这次考验,那母亲就同意分一间铺子给你打理。”白氏指着那一摞账本说到。
她以为冯淑嘉会知难而退,至少,也应该表示一下为难,跟她撒个娇,求个饶什么的。
可是,让白氏惊讶的是,冯淑嘉当即吩咐采露和采薇将账本都抱去芷荷院,一脸欢喜地和她挥手辞别道:“母亲,那我就先回去看账账簿!后天,不,最迟明天傍晚,我就把看得的结果告诉母亲!”
说罢,朝白氏匆匆一施礼,就忙催着采露和采薇两个,一路小跑奔出了颐和堂,很是迫不及待。
直到眼前人影消失,白氏才回过神来,难以置信地问一旁同样惊愕的腊梅:“嘉儿刚才是说,她明天傍晚就能看完那些账簿?”
腊梅愣愣地点点头。
一天的时间而已,这也太快了些吧!
这是自信吗?
白氏有些不太确定,又隐隐有些期待,连忙吩咐腊梅:“你得空就去芷荷院去看看……那么多账目,明天傍晚之前要看完,只怕不是囫囵吞枣,就是删节错漏的。”
第一次接触账目的经验,对于往后管账十分重要,白氏当然希望冯淑嘉能够实现诺言,在明天傍晚之前察看完所有账册,但是更希望冯淑嘉能真正明白什么是账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