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悍_作者:画江(74)

2018-02-01 画江

  冯淑嘉见白氏自有成算,爽快地点头答应了。

  白氏又叮嘱了冯淑嘉几句,便打发她回芷荷院休息了。

  至于冯淑颖双腿为何受的伤,白氏半句都没有问。

  自作自受,这句话用在冯淑颖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待冯淑嘉走后,白氏招来腊梅,低声吩咐道:“告诉珍珠,这几日好好地‘伺候’颖姑娘,不许错开眼一下,不许让颖姑娘‘劳动过度’,再耽误了养伤。”

  腊梅微微惊讶,这是软禁冯淑颖的意思了。

  这个命令下得有点突然,让人摸不着头脑。

  “是,奴婢这就去吩咐珍珠。”腊梅低声应诺,并不多问。

  白氏点点头,挥手屏退了腊梅,她需要时间来静一静,想一想今后该如何安排冯淑颖。

  但不管如何,和中山伯府的这门亲事,她是不会再替冯淑颖操心谋求了。

  郴州乡下有个山南村,顾名思义,恰好是在一座无名小山的南面。

  山南村有一户人家姓冯,老夫妻去的早,只来得替大儿子张罗回媳妇,就早早地先后撒手人寰了,还撇下一个才**岁的小儿子。

  大儿子一家,自然就得接手照顾小儿子的担子。

  开始时还好,但是等老夫妻过了过了周年祭,大儿媳妇怀孕了,夫妻二人就开始有了别的心思。

  有了孩子,就意味着多一张口吃饭,多一份开销,冯家家底儿太薄,他们可养不起。

  所以大儿子夫妻俩一合计,就自作主张,将小儿子卖给了村里的地主当长工。

  这也没什么,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村子里如冯家小儿子一般十来岁就去地主家里做工的也有不少。

  可坏就坏在冯家大儿子夫妻俩,卖了兄弟之后,又贪心那一个月二十个大钱的工钱,悄悄地给昧了下来。

  这还不算,夫妻两人又嫌弃兄弟年纪渐长,吃得也多,往往是自己一家人早早地吃了锅里的干饭,再兑上水,添两把柴火,煮成稀粥给兄弟喝。

  喝稀粥,干重活,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哪里经得起这种折腾。

  不过一年,冯家小儿子就被折磨得面黄肌瘦,两只眼睛深深凹陷下去,和着眼眶,大如铜铃,看着就极其吓人。

  第五十三章 人生自古有情痴

  山南村的人看不下去,就说了那冯家大儿子夫妻俩几句,谁知反而被夫妻二人叉腰骂了起来,什么“闲吃萝卜淡操心”“莫不是你家私生子\情郎”之类的脏话都骂了出来。

  大家见这两夫妻招惹不得,只能都远远地避开了,只是在自家宽裕时,接济冯家小儿子半块饼子或是一块芋头,免得可怜的孩子给狠毒的兄嫂饿死了。

  冯家小儿子也是个硬气的人,不堪兄嫂折辱,挑了一个夜深人静之时,背起两件破烂衣服,揣着白日里偷藏的两块凉饼子,踏着星月,投军去了。

  冯家大儿子夫妻俩,还是第二天一大早赶兄弟去上工挣钱时,才知道人已经趁夜跑了,顿时恼恨得在院子里指天破口大骂。

  南山村的人这才知道冯家小儿子趁夜逃了出去,都纷纷叫好。

  有那早就看不惯冯家大儿子夫妻俩苛待亲弟的,少不得当面刺这对扒皮夫妇俩一顿:“哟,预支了工钱,人却被你们给赶跑了,这该算在谁的身上?”

  冯家大儿子夫妻俩这才想起来,前两天自己才预支了兄弟下个月的工钱,准备买两斤肉来给儿子改善生活,顿时白了脸,指着村口的方向破口大骂。

  什么“败家的玩意儿”“坑害兄嫂的小贼”“坏了心肠的白眼狼”之类的,总之是什么难听就骂什么,仿佛他们才是被兄弟坑害的苦主一般。

  南山村的人撇撇嘴,除了嘲讽,没人理会。

  这件事情,在南山村掀起一点波浪,很快便又平息了。

  毕竟,生活永是向前,各人有各人的烦恼,别人家的事情,谁会有闲心记得一辈子。

  只有冯家大儿子夫妻俩,不但赔了预支的二十个大钱,从今后每个月也没有了兄弟这笔额外的进项,日子过得愈发地拮据起来。

  每每此时,夫妻二人都要将已经逃命离开的冯家小儿子指天咒骂一顿,似乎唯有如此他们心里才能舒坦一些,这日子才过得下去一般。

  可谁知某一天,他们口中咒骂的人毫无征兆地回来了!

  不,应该说是“衣锦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