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她也写过诗歌和散文,但是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越是喜欢和看重的事情越容易拖延,所以一直没有修改和尝试发表过。拖着拖着也就越来越忙,家里出事之后忙着工作之后更是没有空闲了。
十年过去,当初仅有的那一点灵气和天分几乎已经消耗殆尽。不过还好因为生活艰辛的磨砺,她的拖延症也消失了。
做诗人的梦就算了。容易像杜甫大大一样茅屋被秋风所破。更糟糕一点会变愤青。
那写一点稿子,不出家门赚点小钱总还行吧?
说干就干,她首先想到要做一个市场调研,随手拿起书桌上的一本杂志浏览其中的内容。
翻开的第一篇,讲的是梁山伯和祝英台,说梁山伯的名字,按照南方的谐音是2、3、8,加起来刚好13,他的书童名叫四九,加起来也是13,两个是13点。
呵呵,这就是个冷笑话吧。也好意思煞有其事地发表在杂志上。黄露明翻了个白眼,接着往下看。
接下来的这篇文章是个红楼读后感,说红楼梦是一篇写尽了水、酒、血、泪、醋五种液体的奇文。然后把大观园里姐姐妹妹的悲情都概括了一遍。
另一篇文章也是红楼的,还要有趣,居然一本正经地考证贾宝玉是男人还是女人。还有人研究这个?难不成在他看剧之后发现其实红楼是百合大戏?黄露明稍微起了点兴致。
继续读下去,结果非常令人失望,作者洋洋洒洒扯了几千字以后得出结论:贾宝玉是男的。
这样的作者……吃饱了欠打么。
黄露明连看了两篇红楼文,不由得有点感慨,当代靠着研究红楼梦吃饭的作家何止千百,真正的原作者却在几百年前穷困潦倒,无怪乎大家都说所谓名人就是自己吃不起饭,但是让后人有饭吃的人。
一本杂志翻下来,她发现了,现在的市场,起码手中这本刊物,走的是复古风,充斥着各种名著新编。
翻到杂志的最后一页,一段话引起了她的注意,上面写着:本杂志诚心面向广大撰稿人紧急征求稿件,征稿类型如下:
一、名著新编。可以选取古代文学名著中的人物作为原型,融合现代生活新风尚,就某一角度或者话题进行故事新编,要求文章内容具有一定的讽刺性和现实意义,字数在千字以上,例如《西游记师徒四人下海经商记》、《诸葛亮来混官场》
二、趣味小品文。形式不限,内容以挖掘文学作品或者社会生活中的奇人奇事为主,可侧重男女感情婚恋角度。要求文字诙谐幽默,可引人发笑,满足茶余饭后之消遣。
文章一旦采用,立刻向作者支付优厚稿酬。
稿酬优厚,这几个字似乎在闪闪发光,黄露明心想,若是报酬客观,这样的垃圾文章我也可以写着试一试。不就是名著同人吗?就写一个《猪八戒求爱记》好了。
……
看了一天杂志,期间奶奶来送过一次午饭,不知不觉已经是下午了,她的《猪八戒求爱记》也完成了好几百字,许久没有用稿纸写过字,有时候遇到结构比较复杂的字还有点不确定,她写的不算太快。
“在谈恋爱的时候,样貌其实很重要。其实女孩子只要在25岁以下,看人必然先看脸,年轻的时候都这样。但是还有很多长得猪八戒这样,长得丑,又好吃懒做、油嘴滑舌的家伙也能找到对象,为什么呢?其实是因为死皮赖脸够主动,时间长了,女生就闭上眼睛只听甜言蜜语,忽略长相了……”
写完这段话,她觉得今天任务完成得已经差不多,就起身来伸个懒腰,走出房间,爷爷奶奶正在客厅看电视,招呼她去吃晚饭。爷爷看见她,老脸有些微红,像是做错事的小孩子。
黄露明很大度地朝他笑笑,无言中达成了不再旧事重提的默契。
电视台在播放电视连续剧的间隙推出了有奖收看,问的全是一些简单甚至弱智的问题。转个台,是《玫瑰有约》,以交友为名行相亲之实。大致已经有了几年后火爆荧屏的相亲节目的雏形。
黄露明看着厚得像一堵墙的老电视,回想起小时候最期盼别人点播动画片。说起来自己也算是一个电视儿童,虽然每次偷看都会被发烫的后盖出卖的经历并不那么愉快……
爷爷换了一个频道停下来,黄露明眼睛亮了,正在上演的是火遍全国的年度大戏《老婆你和陌生人唠什么嗑?再唠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