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氏心思飞开来,深深吸一口气,叹息道:“门当户对?唉,我夫妻也不是门当户对。”
“谁说的?”文天放下和明逸的对峙,对妻子柔声道:“我看就门当户对。”
“贤伉俪同生共往,不是别的人可以相比。云家的小子来时,我看了几眼,忠厚老实,但是,他适合太平盛世,人情处于伦理之时。稍有点儿乱,他也就不能胜任。”万安长公主说的头头是道。
文天听过也没了脾气,回想下他为什么给女儿定下云家?要的就是忠厚老实之人,以后无忧说什么,他就说什么的人。
这一位太聪明了,聪明的几可以把身边事握在手掌之中。但是他个男人,在本朝的境界里,他的天地广大。而女子相对受到限制。
他不能指望女儿如自己一样遇到顾氏,这同等聪慧的配偶。就给无忧挑个老实些的吧。
见无忧以前,先见的明逸。得知云浩然狠得下心说遵从母命,文天当时就恨不能把云浩然打一顿。
这事儿要放在文天身上,他会怎么办?他会先安慰对方,想尽一切办法传话对她,表明自己心迹。再在有限的数年里翻转此事。
结果这些让无忧做了,云浩然就遵从糊涂母命去了。
云浩然伤心吗?难过吗?文天都知道。但,还是男人吗?是男人的就站出来,这种时候理当挺身而出,哪怕努力付水流,是个男人也应该站出来啊!
关键的时候看得清楚人,文天也让云浩然伤了一把子心。
这就像出门遇到一只大老虎,云浩然跑了,把文无忧留下。转回头,他很害怕,他很惊吓,他还是个忠厚老实人,但让别人再无限相信他,总不行了。
------题外话------
仔特意加上一句,定亲,明三由万安长公主吩咐,不用吐槽哈哈,明三现在依然没感情,由最近几章的综合解释,这感情要由他自己出来才行。然后不纳妾顺理成章。
就仔写过的文来看,不纳妾算得上不牵强。
哈哈哈,且看一回一回的分解。
第一卷 第八十九章 ,不是对手
面对事实,文天不得不承认自己挑错女婿。无忧的下一个良人,不慎重地翻来覆去多看几回怎么能行。
顾氏离京之前,万安长公主曾说过“亲事可以成真”,顾氏转给文天,夫妻都当是一般的安慰。在今天听一听,依然不曾动心。
在云浩然身上失意,为他遵从母命。对面这位三爷出言讽刺,因他遵从母命。
文天委婉的口吻也不想,直截了当地道:“长公主殿下,夫妻二字,天长地久煎熬而成。先有情意固然好,三、五年后也许大变化。没有情意固然好,三、五年后也许没变化。恕我夫妻难以从命。”
明三爷哑了嗓子。有心再给文天几句听听,没有情意就成亲的多了去,我遵从母命倒成了不好?鉴于三爷一惯在名公子手底下吃败仗,最后一次才成功,他老实的没打嘴仗。
万安长公主听过,眸光在儿子身上打个转儿,又在文无忧身上打个转儿,也不再坚持就此许亲。只道:“我刚才说过,男孩子晚几年成亲没有关系。不管先生和夫人今天不答应,还是以后会答应,小三请先生进京,致使有这件事儿,又因此赐婚,我家理当担起责任。先生,小三等令爱到十五岁,十五岁以后,各自婚嫁两不相干。”
文天沉吟着,又和顾氏交换了眼神。明家这个条件相当的优厚,明三爷的相貌摆在这里,才学摆在和他对峙几年的文天心里,就是担当上……文天在心头长叹,他小小年纪就出京寻贤士为社稷不说,只求来第二道圣旨,担当上就比云浩然要强。
在文天心里,没有忠贞一文不值。云浩然不管拿出天大的缘由,哪怕他母亲寻死求他也好,他也不应该有短暂的断绝无忧心头希望——这是从做父亲的角度,想的如果偏颇情有可原。
而明三爷明逸呢,他对承诺——护好文无忧这件,至始至终没有后退过。可以说,明逸对于担当忠心不二。
至于他对文无忧还没有感情?
他们认识三个月不到——文家二月进的京,这是三月里。要有了感情倒是件诧异事情。
万安长公主的承诺至少诚恳,文天和顾氏没有拒绝,也有应该的礼节。起身拜倒:“多谢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