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申请,谁听他的!真要是能够申请,镇上老师好处那么多,那宝灯学校的怎么没有被取缔呢?哎呀,小子啊说这些都没有用,反正现在学校是要求了,我们村的人只要上学就要去镇上。哎呀,早知道当年我们就应该被分到一组的,那里离镇上的小学最多几百米,孩子上学多好啊!”
“可不是,一组的那些人才高兴呢,他们孩子上学那么方便。”王淑芬不高兴地嘟囔,“当年我们怎么就不分到一组,如果分到一组,月儿们上学多好。”
“抱怨也没有。不过……咦,对了,淑花家不是离镇上学校很近吗?”杨天志突然想到一个事情,“从他们家到镇上小学不过走二十分钟的路,他家也就淑花和亲家带着两个孩子,平时也没有什么事情。要不让亲家帮忙给孩子做做饭?”
“这主意不错啊!”王淑芬立马来了精神,越想越觉得杨天志这个主意不错,“淑花家两个娃儿也在上学啊,李胜今年九岁,上三年级,李利今年也上一年级了,和雁儿同一个年级。带一个孩子是带,带四个孩子也是带啊。国华都把大女婿带出去挣钱了,让他姐姐帮他孩子做做饭又不麻烦。嗯嗯嗯,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明天赶集,我就去找亲家说说。”
“哎呀,你怎么说风就是雨的。”杨天志说道,“虽然这亲家公不在了,亲家母也是好说话的人,对淑花和我们家也不错,但你也不能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吧。而且就是决定去李家,我们也不能空手就去了吧。虽然两个孩子还小,也只是中午去吃饭,但总不能就不表示表示?而且这个事情还要和国华他们商量一番,那有你那样说风就是雨的!”
被杨天志拦住,王淑芬也不生气,觉得杨天志说的有理,这是肯定要和杨国华和钟晓云商量一下。不过,同样,王淑芬也觉得明天还是应该去找一下亲家,多联络一下感情,免得到时候求人办事的时候尴尬。
杨倩兮正在床上呼呼大睡,完全不知道她马上又要重复前世去大姑家中午吃饭的事情。前世杨倩兮和杨盼兮读小学的时候依旧是去大姑家吃中午饭,吃完饭又和哥哥弟弟们一起来学校上学,有时候他们还一个去山上捡鸡枞,或者打小鸟、摸鱼……所有长大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杨倩兮姐妹和大姑家两个孩子的感情是最好的,就是因为从小打下的好基础,
马上四个“铁杆”又要重新再一起,不知又将撞出怎样的火花。
第19章
期中家长会后,所有人都知道了村小要撤销的事情。
孩子们没有所谓的什么悲春伤秋,脑中想的最多的是父母不断地叮嘱,下期入学考试成绩不能太差丢了祖宗的脸,还有或许就是要去镇上上学的新鲜感和忐忑吧。不过知道认识的朋友都要去镇小上学,忐忑少了,更多的就是新鲜感吧。现在他们还没有想过去镇小上学的坏处,多的是憧憬和期待。
至于村小唯三的老师,除了刘志斌对村小有多年的情感,心中很舍不得以外,其他两位老师知道他们要调到镇小去,更多的则是高兴的他们有了新的前程,毕竟镇小无论是工资、福利待遇,还是以后发展的前途都比村小好了太多。
过年的时候,杨国华和钟晓云从外面回来过年,当然也听说了这个事情。两人也在外面跑了好几年,知道要想挣钱还是要有学问,他们本来就想有钱就把自家女儿转到镇小上学,不辜负孩子的聪慧,没想到天降馅饼,村小竟然被并入了镇小,杨倩兮姐妹就能名正言顺地入镇小上学,连送礼那些都不用。
不过,两人的担心和杨家二老一样,都觉得孩子太小,每天来来回回这样不安全。如果他们有钱的话,倒是想办法入镇上弄一个房子,让二老不种地入镇上带孩子。可事实是他们不过是区区的打工仔,一年就挣那么多,还要一家人开销,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所以,听了杨家二老的提议,杨国华和钟晓云都没有反对,觉得即使付出再多的钱和人情,只要能保证孩子们的安全,都是值得的。
过年前,杨家人就专门带着孩子,买了礼品去李家说这事。
对这事李家并不意外,毕竟前几个月王淑芬就过来透过口风,早问过李家的意思,如果李家不同意他们是不会登门的。所以,今天上门只是一个形式,主要是让杨国华和钟晓云亲自感谢以后帮他们带孩子的杨淑花和李家阿婆,让他们感受到杨家的诚意和感谢。虽然说都是亲戚,但该好好表态的时候还是要表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