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梓琳古怪的摇摇头,不知道周烬在卖什么。很难想象一个在战场上杀人如麻震慑四野的人,会如此静下心来养花这种娇弱需要呵护的东西。
还是尽快把花匠找来,否则周烬会越来越不正常。
君梓琳收拾一番,带着小蝶并崔嬷嬷回娘家,到了郑尚书府。
此际离着郑普徙离开前去上任已经过了些时候,其间郑家常常收到他的信,心都放进了肚子里。
君梓琳到了后,父亲并不在府内。
崔嬷嬷忙着打点,郑夫人将她让进屋内,母女俩进了小屋子,便关上了门,不让其他的人进来。
“琳儿,快来让为娘看看,你受伤了没?”郑夫人满脸心疼,上上下下对君梓琳看了一遍,确定她身上没伤没疼的,这才放下心来。
遂她又将前去晋王府,而君梓琳不在,竟去了西埠坊之事说了。
事先郑夫人本是想对爱女好生劝试一番。
但是在经过夫君的言辞之后,郑夫人只得强自忍着,看君梓琳的眼神,也与从前不同,变得有些隐忍而无奈起来。
“娘,都是女儿不好。只是这件事情,却也是临时决定的,没有时间来通知您,以后琳儿再也不这样了。”君梓琳握着郑夫人的手,柔声告道。
“唉,女儿大了都有自己的想法,当母亲的是管不了喽。”郑夫人无奈的叹息,却是没有再多说什么。
“你二哥到了任上,又派人送来了一些东西,家里头都用不着,你便拿去吧。”
郑氏说着吩咐了外头的丫鬟,母女二人正说着话,屋外传来丫鬟声音,“大公子来了呢!”
“母亲与小妹在内屋?”
“是呢,奴婢先去通报一声。”
“不了,小妹出来后,让她去院中书房。”
郑濯简说罢,转身而去。
君梓琳与郑氏说完,听着丫鬟的吩咐,便去了院内书房,正是之前郑容驿的书房。
此刻郑尚书不在,只有郑濯简在对着桌上的书卷发呆。
君梓琳让人禀了之后,推门而入,见郑濯简一袭淡绿色刻丝团竹纹绣锦段的长袍,正负手立于窗前,手中犹握着一卷书。
“大哥,你找我。”
她知道,西埠坊之事,就算父亲不问,大哥也会问。
郑濯简是一个谨慎之人,并不像郑普徙那般潇潇洒洒不拘小节。
☆、第609章 谁都不买父亲的账
郑濯简“嗯”了一声,面上流露出淡淡的笑,朝面前的椅子一指,“小妹来了,坐吧。”
虽然君梓琳不是郑家的亲生女儿,但是在相处之中,却完全看不出半点非亲生的意思。
郑家上上下下对君梓琳就像是对待死去的郑小姐一般,犹如亲人,但却也小心的并不像对待亲生女儿那般埋怨挑剔。
他们从不曾挑剔她,可君梓琳却知道这正是亲生与非亲生的区别。
但她已十分满足,她喜欢这个家,更喜欢这些小心翼翼为她着想着的人们。
沏好了君山银针,君梓琳抿了一口。
郑濯简与郑普徙不同,他喜欢绕着弯弯说话,而此刻的人若换成郑普徙,则开门见山,甚至连壶茶也不会用,兄妹二人便将事情给说开。
不大会,君梓琳听到郑濯简询问,“听说小妹这些日子过得好,我便安心了。因事务繁忙,是以并没有前去王府,倒是蓉蓉净去叨扰。”
这话意思,君梓琳明白。郑家已经从魏蓉蓉的出入晋王府,而了解到一些事情。
那么接下来要说的,便是郑家所不了解的。
果真郑濯简又跟着说道,“京兆尹处之事,小妹莫要再插手了,便由我来做吧。”
“大哥的意思是?”
“刘行心大,何况如今晋王被禁足在王府。在这种情况下收敛人心,最是艰难。”郑濯简话中有话,“茂生一案现在虽然结事,但后续之事,我已经暗中派人观察过,小妹若是有问题,便派人送信予我吧!”
郑濯简并没有点明,但他的意思已经传达到。
看起来刘行并不容易收服,一面听从自己命令的同时,一面又阳奉阴违。
指望着刘行去监视茂生外室等等举动,或许靠不住。
想通这点,君梓琳冲郑濯简问,“大哥可知道茂生之死,暗中牵连着的是什么?”
似是没料到她竟然如此问,如此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