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重生 > 重生之随心_作者:元来元往(136)
路间,很是别有一番的风味。
看着看着,张元感觉不太对劲,这溪水怎么越来越黑了,还时常伴有一些蛇皮袋啊、塑料袋之类的脏物,难不成上游污染严重,可是这溪水远远看着是黑,也没什么刺鼻的味道啊,难不成是挖炭挖的??
等大巴车行驶了十几分钟后,张元总算是知道这水为什么是黑色的了,之前猜测的挖炭虽然是不对的,但也八九不离十了,是挖煤挖的,山间公路两旁,相隔十几米就有一个挖煤场,有的还相隔不到十米,或大或小,摆放着零星的几台机器,头上再扯上一两块遮阳的布,就算是一个挖煤场了,简陋的很,张元很有理由相信,这些个挖煤场是没有办理执照的,不是正规的,看着就像
附近人家家里人自己弄的,随着大巴车的行驶,张元粗粗数了下,在这一段路,不到20分钟的车程里,大大小小的挖煤场足足有十几个之多,难怪这溪水是越来越黑,看着跟墨水有的一拼了。
直到车子走了很远,看不到那黑漆漆的溪水了,张元的心情还不是很好,张元没有指责他们的意思,毕竟这个世道,在庄稼人心里,钱才是实在的,那些环境啊,以后的生活啊什么的,他们都是没有考虑进去的,不是说他们目光短浅,实在是生活所迫,老人生病要钱吧?孩子上学要钱吧?虽然国家说要履行义务教育九年,但是这个政策惠及乡村还有的等,学费该掏的还是得掏,一分不少,有的地方还要增收借读费,这一分一厘,不做哪来?天上又不会掉馅饼!家里来客人了,总要有钱出去买菜吧?总之,方方面面的原因下来,张元说不出指责他们不要乱开发,说环境重要的话,不是当家人,不知柴米油盐贵。现在只希望这些三无的场子能不出意外事故吧,毕竟前世的新闻实在是看了太多的煤矿的事故了,而下煤矿的又往往是家里的顶梁柱,一旦没了,那可真是天都要塌下来了。
当然不排除是外来人口冲着钱来的,但是,人总得怀着善意看待这个世界不是?
在将近2个小时的车程后,车子终于来到了隔壁省的一个城市,(张元的家乡茶川镇是连接两个省的边界的小镇子,时常有跨省的车来往,而通婚的人更是不少,因为地界相接,语言风俗之类的相差的不大,大家可以沟通的来),要在这里转车,这里才能有去终点X市的车。大巴车是直接到车站才停的,张元挎着自己的小包,再拎着一个没什么重量只装了几身衣服的小包下了车。
这会车上的乘客不多,大部分都在车站外下了,司机大叔停好车,看只有张元一个女娃娃,遂上前问道:“小姑娘,你家里人呢?”
张元把包放下,理了理随身的小包,笑着说:“叔叔,就我一个。”
司机大叔皱着眉头,“你家大人也太放心了吧?”
“没,他们想跟着的,是我自己独立惯了。”张元不太想别人说自家人的坏话,是误会也不行,赶忙解释到,“而且,那边车站有人来接,我就这边坐车一个人,别的没什么的。”
司机大叔还是不太放心,估计是家里也有女孩子,爱屋及乌,“去哪,我带你去买票。”
“谢谢叔叔,”张元乐的有人领着,虽然自己也能找的到,但也是要问路的不是,现在刚好有车站的熟人领着,事半功倍。
司机大叔带着张元来到了一个售票的窗口,看着像是车站内部的,因为窗口不是对外的,里边靠窗坐着一位阿姨,三十岁左右,扎着马尾,正坐在桌子上写着什么。
“来一张去……”司机大叔瞅着张元,去哪?
“X市,”张元连忙接上。
“来一张去X市的车票,要最近的。”
阿姨听完就扯了一张车票出来,张元赶忙把钱递过去,收回车票和零钱,司机大叔又送张元到另一个地点上车,(在同一个车站的不同地点。)
“自己车上要注意安全,还有,别睡过头了。”司机大叔看着不放心,多唠叨了几句。
张元也不是不识好意的人,连连点头,“嗯嗯,放心,叔叔,今天真是谢谢您。”
“不用,”司机大叔摆着手,就悠悠然的走了。
张元看着司机大叔的背影,感慨一句,真是好人!!
再感慨一下,也就这个纯朴的年代有了,后世看到老人躺在地上都不一定有人去扶,当然,这些都怪那些碰瓷的人,破坏了社会的和谐,要不是怕做好事最后“被”当成了坏人,社会也不会变的这么的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