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喜事_作者:花期迟迟(104)

2018-01-26 花期迟迟

  如此这般,才不过贴了三五个,她就累得头上冒了汗,于是小声嘀咕着,“我的小苹果啊,你们一定要争气啊。要长得又大又圆,脸上印着吉祥字儿,到时候我就风风光光把你们卖出去。有了银子我要盖大院子,买丫鬟,当地主婆…哈哈哈…”

  董蓉越说越开心,听得站在下面的傻柱也是忍不住笑了,这世界上随时随地能把自己哄开心的女人,恐怕只有他身边这一个了。

  小夫妻俩这般忙碌整整两日,总算把选出的七八十个苹果都贴上了字。按照董蓉的估算,最后哪怕只有三成的成功率也足够用了,毕竟物以稀为贵,哪怕是“祥瑞”,多了也不值钱啊。

  董蓉每晚睡前都要默默祈求太阳一定要努力工作,不要下雨。否则苹果上的字帖淋湿掉下来,她可就白挨累了。

  太阳许是今年也想争取个先进工作者的名额,每天早起晚睡,很是敬业。如此又是过了大半月,眼见就要到中秋节了。村里家家户户已是开始磨镰刀,编筐篓,只等吃过月饼就开始收割苞谷了。

  曹老头儿虽然早早传过话儿来,不用董蓉小夫妻俩回去帮忙收地,但董蓉却也闲不下来。今年梨子大丰收,一百多棵梨树,各个上面挂满了黄橙橙的梨子,夜里隐隐都能听见树枝被压得吱吱作响。

  若是把所有梨子都酿成果酒实在是个大工程,又着实有些可惜。于是在给果园众人和亲朋们分了一些尝鲜之后,董蓉就决定把剩下的做成冻梨。这事儿若是放在别人家,兴许是异想天开,但放到董蓉这里却是容易之极,因为她就是卖冰发家的啊。

  城外张家小院因此在后院挖了个地窖,王禄忙碌了两晚制了一百多箱冰块就把地窖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冰窖,大筐的梨子送进去,不过几日就变色结霜,慢慢冻得硬实了。

  董蓉嘱咐过王禄时常进去探看,以便补足冰块之后就又忙着摘葡萄去了。

  茅舍门前那几十棵葡萄秧,夏日里叶蔓爬上木棚为众人提供了一块极好的乘凉之处,如今叶片稀疏泛黄,但一串串紫色葡萄却沉甸甸的悬在半空中,极是喜人。

  董蓉以前进城逛铺面的时候,发现大齐这里的玻璃不是个金贵物事。玻璃盘碗都有售卖,但普通百姓人家多嫌弃玻璃易碎,比不得陶瓷耐用,只有富贵人家才存了几套,偶尔配些果子当个摆设儿。所以,此时葡萄丰收她谁也没舍得送,全都摘下来准备酿成葡萄酒。

  正文 第六十一章 曹二姐儿进城

  大块的糖晶砸得细细碎碎,同紫色的葡萄原浆搅拌在一处,最后严严实实封在一只只巨大的玻璃瓶子里,静静放在藏洞最深处。只等着明年搬出来,倒进最澄净透明的玻璃杯里,如同最妖娆而优雅的女子,迷醉世人的双眼,当然也会替辛苦忙碌的人们赚进大笔的银钱…

  好不容易忙完这些,董蓉算算日子又该去城外小院儿了。原因无它,董平考秀才的日子就要到了。这在董蓉心里可是除了照料贴字苹果之外,最重要的一件事了。

  大齐国日渐衰落,百姓赋税极重,贪官污吏极多,而青县这里因为有白露书院镇守,官吏们惧于书院先生向皇帝闻风奏事之权,平日行事还不敢太过出格,甚至极力做出一副清官架势,以便博取贤名。所以百姓们除了日子过得清苦一些之外,倒也极少受到欺压。

  董平少年热血,平日听闻别处的诸多丑恶之事,言谈间常有入仕为官,化腐朽为神奇,助大齐再现鼎盛的想法。董蓉不看好弟弟这个伟大的理想,但她心里倒也盼着他能顺利考中秀才。

  别的不说,起码得了生员资格就有了自保能力。以后见了县官可以不跪,谁人见了也不敢轻易怠慢。就像书院开学那一日,如若他有个秀才功名在身,薛大少再猖狂也不敢喊着要他当洗脚的奴仆。最重要的是牛氏再也不能随便打骂他,不能随便左右他的婚事。

  这一直都是董蓉最担心的事,毕竟自己就被卖给傻柱当媳妇儿了,虽说傻柱待她极好,日子过得也有滋有味,但董平却不一定同样这般幸运。若是牛氏当真给他娶回一个傻媳妇儿或者母老虎,那他这一辈子可就糟蹋了。

  如此,董蓉前些日子送别于家母子时,除了同桂生订做了十套精美木盒之外,又另外要了四只竹筒做搭头儿。于桂生知道她急用,早早就做好让人捎上山来了。

  董蓉极想同傻柱说走就走,可是如今她也算是家大业大,有些事情还要安排妥当才好。临近中秋节,果园里的杂工们每人都发了二斤细面和五十文赏钱,不为别的,就图个过节热闹。众人这一段时日是桃子下来吃桃子,梨子下来吃梨子,常常还会额外分一些让他们拿回家去哄孩子。大伙儿得了实惠自然欢喜,但想起果园至今没有进项,又都替东家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