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喜事_作者:花期迟迟(137)

2018-01-26 花期迟迟

  喜子乐得嘴巴从未合上过,就是张管事也灌了满肚子好酒熏得脸色红润,小曲儿哼个不停。董平更是被金北望的潇洒慷慨所惑,庆幸自己好运交下这么一个好友,暗自决定寿宴过后就把果子放在香满园售卖。

  而金北望与董平几人相处一日,倒也越加好奇几人的来历。本来他们是北地小县城过来的,家里也不是如何富贵,但吃喝之时却好似极挑剔,京都老字号的牛杂馆儿得过多少饕餮食客的夸赞,可那小书童却边吃边摇头说不如他家夫人炖的肉丸汤好喝,更别提红烧肉、水煮鱼了。

  还有那宋大家唱的小曲儿也遭到了嫌弃,小书童直说不如她家夫人做饭时随口哼的歌谣听着欢喜。而小秀才和管事虽然制止小书童多言,但神色却无半点儿反驳之意,这让他更是连带怀疑起那位神秘的夫人到底是何等人物。一个女子,难道也同他一般走遍过大齐南北各地吗?

  日子就在董平与金北望结伴游玩中迅速溜走了,这一日当今皇上的五十圣寿终于到了。大齐京都这一晚难得的没有宵禁,太阳刚刚落下西山的时候,络绎不绝的马车就从各个坊市出发,纷纷聚到朱雀大街之上。

  很多人都带着女眷,一路上笑语莺声,隐隐暗香浮动,惹得那些特意穿了新衣衫出门来看热闹的百姓们抻长了脖子,试图在晚风吹动窗帘时一探芳容。

  各种卖杂货的,买小吃食的小贩们挑了担子或者占据了街角或者游走在人群间,高声吆喝着,衬得整个京都更加鲜活热闹了三分。(儿子出生七天老公出门了,如今儿子七个月,他才回来一次,能住七天。所以,朋友们这七天允许花期单更,好吗?我都忘了老公长什么模样了,哈哈,等老公再出门了,一定努力多更新啊。谢谢支持!)

  正文 第七十七章 圣寿

  官员们穿戴得整整齐齐,陪着正妻和嫡子站在朱雀大街尾端排队等待御林军仔细检查过后,才能步行进入皇宫。

  当然身份足够尊贵之人是不必如此麻烦的,例如皇帝唯一的亲兄长中山王。原本王府就紧邻皇宫,刚过正午,中山王就带着柳侧妃直接进了宫。皇太后不是皇上与中山王的生母,多年来吃斋念佛,从未对朝政与后宫插手,因此倒得了皇上的尊敬,寿安宫里无路摆设儿还是用物都极其奢华,为天下做足了至孝的表率。

  所谓夫唱妇随,皇后自然也不敢怠慢这位老太后,一见柳侧妃进宫就带了她一起去给太后请安。至于那些在皇帝跟前得宠的狐媚子,是绝对没有伺奉太后资格的。太后也知道中山王府中的情形,客套着问询几句王妃和世子的病情,之后也就不再多言。

  柳侧妃知情识趣,示意身旁的老嬷嬷专拣了宫外市井的趣事说起来,惹得这些常年关在宫里的老少女子们追问不已。不知不觉间,前面已是预备开席了。

  太后意犹未尽的拉了柳侧妃的手,笑着要她以后常来宫里走动,皇后也是笑着附和。众人这般说笑着,一并去了乾元殿。

  大殿里,众多官员皇亲相聚免不得互相见礼客套,刚刚安静下来,皇帝和太子就汇合了太后等人施施然走了进来。

  这个年过半百的人间皇者经年沉浸于酒色,脸色青白浮肿,皱褶堆叠,比之普通六旬老汉还要苍老三分。他站在高高的雕龙书案后,俯视他的臣民,耳听皇宫内外山崩海啸一般的欢呼之声,心里极为骄傲,但脸色却极平淡的应了一声,“都坐吧。”

  短短三个字,把帝王的威严与霸气表现的淋漓尽致。众人再次齐声恭贺,这才起身归坐。宫娥们扭动着细细的腰肢,流水一般摆上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大殿四壁高高擎起的儿臂粗蜡烛映照在金银器皿上,闪烁着耀眼的光华。乐师奏起了悦耳的曲子,舞女们甩着长长的水袖在大殿中穿梭,仙家帝王享乐也不过如此。

  大臣们眼见皇帝兴致极好,就纷纷跪倒,你一首贺寿词,我一篇祝寿赋,哄得皇帝越加眉开眼笑。

  皇亲们也是不甘示弱,你一块极品玉璧,我一株深海珊瑚,忙得掌管库房的太监脚下生风一般来来往往。

  世上历来就不缺那些自诩“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高之士,正在帝王臣子同乐的大好时候,大殿角落就跑出一位身穿青色袍服的老迈官员来。只见他噗通跪倒就大声喊道,“陛下,老臣求陛下撤去歌舞酒宴,沐浴更衣,诚心跪求苍天,焚烧罪己诏,祈求苍天垂怜啊。陛下,城外流民无数,南方四州即将饿骨遍野,求陛下消减宫内用度,调集库粮解救大齐子民性命吧!陛下,大齐外有群狼环伺,内有佞臣当道,长此以往,国将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