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喜事_作者:花期迟迟(145)

2018-01-26 花期迟迟

  这般想着,他就慢慢睡了过去,梦里他与姐姐坐在青砖大瓦房前晒太阳吃西瓜,姐夫在皱着眉头核账本,日子是分外合乐又幸福…

  第二日一早,众人照旧在小贩们的高声唱喝里起了床,喜子趁着主子欢喜多买了三份肉夹饼,吃得是小肚子里溜圆,走起路来直嚷肚子疼。董平恨铁不成钢的敲了他几下,无奈下楼喊了个伙计随他去采买。

  张管事同白掌柜低声说了会儿话也去打听哪家商队北下青县,秋末初冬正是收山货的好时候,北下的商队极多,他只问了半个时辰就找到了一家明日出发的。于是匆匆跑去商街禀报董平,董平正望着布庄五颜六色的绸缎犯愁,一见张管事寻来就抓了他一起挑拣。

  张管事倒是个有经验的,想着自家主子那般大方又周全的性子就选了几匹颜色艳丽的,几匹素淡的,几匹稳重又贵气的,林林总总足足买了三十几匹。喜得布庄掌柜一边喊了小伙计送货一边又搭了一匹上好的细棉布,明摆着希望董平这大主顾下次再度光临。

  董平拱手道谢之后又进了银楼,捡着那精致又不扎眼的首饰买了四五套,末了又在街边买了些京都特有的小物件儿,末了又一头扎进书画铺子选了足足几十本书这才罢休…

  待得金北望忙完一些杂事,摇着扇子寻去客栈的时候,董平等人已经离开京都两日了。白掌柜双手捧出董平的书信,笑道,“金东家若是再不登小店的门,小老儿就打算把信送去香满园了。董公子走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信送到金东家手里啊。”

  “董贤弟走了?”金北望皱了眉头,待得展开信纸细瞧,末了又哈哈大笑起来,赞道,“董贤弟倒是个挚诚之人,罢了,以后有缘再相见吧。”

  正文 第八十一章 冬欲来

  原来董平临行前想了好久,到底不愿学那些虚伪之人随手取个家里急事之类的谎言敷衍好友,于是直接写了身怀重金不便告知确切归期,又邀请金北望闲暇之时去青县游玩。

  若是旁人许是要大怒,毕竟谁也不喜欢被人怀疑提防,但金北望却是个心胸开阔的,董平这般行事反倒让他觉得真诚无伪。

  董平不知留书远走这事儿会不会惹得金北望这个难得的友人恼怒,北归之路上偶尔想起就会叹两口气,心情实在欢喜不起来。加者身怀巨额银票,见到谁靠近都忍不住怀疑人家打了坏主意。于是最后干脆板起脸端起读书人的清高模样,除了张管事和喜子,就连商队的管事上前说话都高抬了下巴,简单应付几句了事。

  这样做的效果很是明显,商队出京不过五六日就再也无人主动上前搭话了,反倒是商队里不论伙计还是护卫私下里提起都说酸儒当真不好相处。喜子听得几次想要发火,后来想想又忍了下来。张管事暗中留意他们主仆这般行事,自觉好笑,但却不时想起自己初初家门闯荡天下的糗事,于是待董平又亲近了三分。

  不提董平几人如何归心似箭,恨不能一步跨到家里庭院。只说董蓉留在家里日日都要站在山头最大的石头上向南张望,惹得傻柱双手环抱护着她,生怕她一时不小心摔下来。

  这一日吹了几日的冷风突然停了,太阳虽然不是如何灿烂,但山间难得有些融融暖意。一辈子都指望老天爷吃饭的农家老汉们立时就察觉出这是落雪的前兆了,于是各家后生们被撵着赶紧砍柴,扛包谷秸秆,媳妇儿们也紧着磨苞谷面儿搭鏊子烙煎饼。否则一旦大雪落下来,再忙这些事情可就晚了。

  董蓉小夫妻俩盯着赵青山等人归拢好各色筐篓镐头等杂物,就把杂物间的门缩了,然后收了钥匙。

  如此果园就算彻底进入了冬眠期,杂工们除了每日两人轮换到果园巡逻,其余之人都要回家猫冬了。人口少了再每日安排饭食就有些浪费人力,所以董蓉就打算把两餐饭食改成付铜钱。

  但村里各家交完粮税,剩下的口粮本就不多,平日偶尔进城又见到那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饥民们的惨状,对于粮食的渴望就更迫切了,恨不能装满家里的粮仓,然后整日趴在上面睡觉才好。

  于是杂工门听得主家要发铜钱之后就支支吾吾提出要换成米粮,毕竟城中如今粮价飞涨,手里拿了铜钱也不见得能买回几粒米来,还不如直接背了粮食回家安心。

  董蓉倒是无可无不可,当初她几乎拿出所有存银备粮,足足装了半个藏窖,别说每月支付两三袋子苞谷面儿,就是二三十袋子也足够撑到满山花开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