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好嘞,公子您稍等。”董蓉脆声应了,抬手举起包了白色细棉布的木锤,叮当几下砸碎半块冰砖,收了满满一碗冰屑。然后又舀了蜂蜜撒上芝麻,末了插上黄橙橙的新木勺双手递给了那公子。
那公子的同伴这时候也围了过来,眼见箱子里的冰块晶莹剔透,隐隐透着丝丝寒气,而冰碗里冰花细碎、蜂蜜橙黄、芝麻焦香,各个都咽起了口水,不等同伴开口品尝就纷纷嚷着也要来一碗。
董蓉手下忙碌不停,很快就打点的众人都是捧了冰碗大嚼,不时有人凉得打着哆嗦,口中却是赞个不停,“真是凉爽香甜啊,太解渴了。”
几个公子哥儿身后跟随的小厮长随们,听得这话也是笑嘻嘻请示主子,想要自掏腰包尝个新鲜。这些公子哥儿们平日都是极好颜面的人,谁也不想因为几文钱在朋友面前留下个吝啬的名头,于是,董蓉转眼又卖出了十几碗。
很快,第二波攀爬的香客已是渐渐赶了上来,几位年轻公子歇了这半晌,又吃得爽心开怀,立时就觉脚下力气大增,纷纷扔下一把铜钱或者小块碎银就吆喝着随从们继续奋斗向上了。
董蓉颠颠布袋里的银钱,乐得嘴角都要咧到耳根了。她麻利的刷了碗勺又开始大声吆喝起来,“又香甜又凉爽的冰碗啊!夫人小姐们歇歇脚儿,吃个冰碗吧,解热又解暑啊!”
努力攀爬的众人本就走得疲累热烦,听得这话多半就停下来歇息一会儿。那些大户人家带来的老婆子们忙着替主子安凳子、打油伞,小丫鬟们则跑到董蓉跟前看了看,回去禀告了主子就上前来买上几碗。当然,那些公子哥儿们用过的陶碗,娇贵的女眷们是不会继续用的,丫鬟们都是捧了家里带来的茶碗瓷杯之类。
董蓉自觉省了洗碗的力气更是欢喜,顺手在冰碗里多添了些蜂蜜,没想到竟又得了两份意外的打赏。
如此这般,不等太阳爬到天空正中,铁箱子里的冰块就卖得精光了。董蓉美滋滋拾掇了碗勺、木桶坛子等物,又嘱咐柱子好好看着摊子,然后就独自爬到山顶打算替曹二姐求道平安符。
曹二姐儿性情温柔,身子又差,平日极少露面。董蓉嫁进曹家几日,也只在新婚那晚见过这小姑娘一面。十二三岁本来正是喜爱笑闹的花样年纪,偏偏这孩子只能躺在床上,日日做针线打发时间,董蓉每每想起来心里也是怜惜不已。所以,今日就是不为了讨好曹婆子,她也打算真心求求佛祖的。
正文 第十七章 招工
大菩提寺五进院子,每院大小佛像三座,董蓉在每尊佛像前都虔诚祈求了一番,末了又捐了二十文的香油钱,这才从小沙弥手里得了一只刻满符文的木牌。她仔细收好,正要转身下山的时候,不想突然听得有人唤她。
原来刘嫂子同村里几个小媳妇儿正好也是拜完了佛,准备下山。先前她们上山之时冰碗摊子前围满了人,几人并没有看见董蓉和傻柱,不想兜兜转转,这会儿还是碰面了。
众人聚在一处叽叽喳喳的互相问询何时出门,路上遇到了什么趣事,都因为这意外相遇分外觉得欢喜亲近。
董蓉琢磨着青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以后她要时常出来卖冰碗,必定瞒不过曹家和村里乡亲,于是借着刘嫂子发问的机会就说道,“不瞒嫂子,我今日过来可不是只为了上香,而是来做买卖的。我娘家兄弟那书院有个同窗,今夏有事全家南游,家里留下满满几冰窖的冰块白放着,于是就托我兄弟代找买家。我正巧也闲着无趣就接了这差事,打算赚点儿小钱添些胭脂衣衫。这不,今日就推了一箱子冰块到这里卖冰碗,没想到生意出奇的好。这会儿刚要收摊回去,没想到就碰到几位嫂子了。”
刘嫂子同几个小媳妇儿听得很是好奇,七嘴八舌问着,“你兄弟那同窗家里怎么存了这么多冰,一定是大户人家吧?”
“是啊,冰块可是贵着呢,我家孩子爹去年给酒楼送菜时见过人家搬冰盆,听说要一两银子一箱呢。”
董蓉一副毫不藏私的模样,笑眯眯答着众人的话,末了仿似不经意一般又说道,“早知今日生意这么好,就多推一箱冰出来了,也能多赚几百文。以后天气越来越热,这冰碗保管卖的更多。只我和柱子两人怕是忙不过来,我还头疼要去哪里找人帮忙呢?”
几个小媳妇儿本来就很是羡慕动心,再听董蓉念叨缺人帮忙,哪里还忍得住。刘嫂子当先开口道,“蓉姐儿,我家田里活计都忙完了,平日也是闲着无事,你若瞧得上嫂子,这活计就算嫂子一个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