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张管事等人就爬上山来了。文娘笑着迎了他们,然后开门请众人进屋。董蓉笑眯眯等众人行完礼,这才请他们坐下喝茶。
刘嫂子出门时候家里婆婆正忙着蒸馒头呢,她又是个急脾气,于是说不得几句闲话就开口问道“东家找我们过来可是有什么大事儿商量?若是有事,东家尽管吩咐就是,大伙儿没别的本事,跑个腿儿,做个力气活还能成。”
赵青山也道“就是,东家有事尽管吩咐。”
倒是张管事猜到了几分,笑眯眯端了茶水喝着,不肯插话儿。
董蓉笑着点点头,这才说道“自从我在城里租院子卖冰开始,一直到买下果园安了家,大伙儿前前后后跟着我忙了大半年。虽然我平日不曾说什么话,但却把大伙儿的劳心劳力看再眼里。如今临到年底就打算给大伙儿发个红包,表表谢意。”
说着话儿,她就掀开了旁边蒙着红绸的托盘。托盘里整整齐齐放着五只红色赏封,每只上面还写了名字。
刘嫂子等人都是惊喜的瞪大了眼睛,楞了好半晌才齐齐起身说道“东家折煞我们了,我们干活拿了工钱,都是应该的…”
董蓉笑着摆手,应道“你们就别客套了,拿回去过个好年吧。明年开春儿活计更多,还要仰仗你们奔波忙碌呢。”
刘嫂子赵青山等人闻言又偷偷去看张管事,神色间颇有犹豫之意,但渴望之色更浓。
东家真心相送,雇工们也欢喜欲收,这样皆大欢喜的好事,张管事怎么可能拦着?他赶紧整理一下衣襟就带头跪了下来,恭声应道“谢东家赏!”
刘嫂子等人也赶紧跟随道谢,董蓉伸手虚扶了众人起来,末了示意傻柱发红包。张管事第一个,刘嫂子第二个,之后是赵青山、梅hua儿和刘二狗。人人都从傻柱手里领了红包,听得那句“辛苦了”别人虽然欢喜但也只是行礼道谢,唯有张管事激动的差点儿又跪了下来。
董蓉正同刘嫂子说话儿,倒也没注意张管事的异样。柳嫂子等人虽说卖冰结束之后就不再是董家的雇工了,但平日里也没少帮忙。董蓉秉承着宁落一屯不落一人的原则,除了先前应下的一人一块好棉布之外,又嘱咐刘嫂子给每家送五斤细面和十个果子过去,算是谢礼。
至于流民那里,年三十中午那顿饭也要准备的丰盛一些。大鱼大肉和饺子当然不可能上桌儿,就算董蓉舍得银钱,也要考虑到村里人的心情啊。但是多加些肥肉的大锅菜,两合面儿的馒头还是能让流民吃个饱儿的。
刘嫂子和梅hua原本来路上还商量着问问这事儿,如今听得东家发话就更欢喜了。而刘二狗和赵青山则一脸好奇的瞄着张管事手里的赏封,要知道张管事虽然来果园比较晚,但平日可比他们两人受东家倚重。就是不知他那赏封儿怎么看着薄薄的,反倒不如他们的鼓囊?
张管事心里有数,于是只安静喝茶,假装没有察觉两人的小动作。很快,几人禀报过琐事就告辞下了山。
不说刘嫂子和梅hua儿常跟在东家身边伺候,就是赵青山和刘二狗也不是傻子,早清楚东家不喜张扬的脾气,如今领了赏钱,虽然人人都激动的恨不能嚷得满村皆知,但却都极力忍耐着快步回了家,然后关起门来同老婆孩子暗自欢呼庆幸不已。
新年到,放鞭炮,穿hua衣,戴hua帽!
农人们一年里最期盼的节日—年,终于在一众孩子们大声欢呼笑闹中来临了。家家户户一大早晨就把族谱挂到了堂屋正中,富庶人家给祖宗们供了果子、点心、鸡鱼,穷苦人家也会尽一切能力的折腾些馒头腊肉一类摆上供桌。大人孩子穿戴整齐之后就跪下磕头,禀报一下家里过去一年的琐事,然后再祈求祖宗保佑明年丰收,老少无灾无病。
曹家因为娶了个好儿媳,今年的贡品尤其丰盛,整个猪头,整鸡,整鱼,各色果子,点心,甚至还有城里买来的一篮子“金元宝”统统送去给曹家的列祖列祖们,让他们在阴曹地府也过个肥年。
曹婆子一等曹老头儿带着儿子祭拜完,就迫不及待的穿上新袄新裙子出门闲话儿去了,至于家里团圆饭的酒菜完全扔给儿媳和闺女不理会了。曹老头儿原本还想骂两句,但想想今日过年也就不计较了。末了也穿了新袄,拿起儿媳孝敬的新烟袋锅儿出门去了。儿媳说这烟袋锅的杆子是玉石琢磨的,这可得让几位老兄弟“帮忙”掌掌眼才行…